麦当劳、肯德基汉堡变小:欺骗谎言,会带你走向哪里?

麦当劳、肯德基上热搜了。

这次是因为他们的神回复:汉堡没小

图片发自简书App

面对消费者和媒体质疑,他们这样说:

肯德基门店回应:有大有小,可能你刚好拿到了小的。

麦当劳门店回应:包装纸由大号变成了小号,汉堡绑紧了显小。

这是开什么玩笑?小了就是小了,是眼见的事实,说实话就这么难吗?

把回应说成这样,这是红果果的欺骗,是挑衅消费者智商和情感。

果然,消费者不买账了,各种评论席卷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是汉堡变小了,是我长大了,都是我的错。”

“这种回答太无耻了。”

“早都变小好多年了”

“麦当劳和肯德基怕是第一次这么团结一致对外”

“又贵又小,还不能说实话了?”

这种大型跨国连锁餐厅,到中国发展已经三十多年,从肯德基87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麦当劳是90年在深圳开出第一家门店,就开始一路扩张,现在两家公司,在全国各地门店多达几千家。

他们一直是有很强,很强的优越感的。

这才是为什么他们面对质疑,会全盘否定,哪怕站不住脚,也要死扛到底,不肯低下高昂的头。

还真是心里没数,现在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己是龙头老大,一枝独秀呢?

是头昂得太久,忘记怎样低下头来审视自己,看看现实了?

现在的选择性这么多,各种美食琳琅满目,哪里还会像以前,门店外面大排长龙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感觉到肯德基,麦当劳的变化几年前都有了。

我所在的地方是湖北的一个中等城市,95年省城武汉才开了第一家麦当劳,我们这边绝对是在95年以后。

当时,市内第一家麦当劳,开在最繁华的炮铺街十字路口,没过多久,它斜对面就开了一家肯德基。

离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咫尺之遥。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两家门店天天都是大排长龙,周末更是一座难求。

当年孩子还小,我也无例外的凑过热闹。那时候能吃一顿这两家店的快餐,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很多时候排了半天队,轮到你了,做的汉堡,鸡翅买完了,要继续等,等到做出来为止。

场面之红火,记忆犹新。

当年,很多毕业生为能到肯德基,麦当劳打工为荣,觉得能近距离感受他们全新的企业文化,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是和外企沾了边。

至今还记得,有一回到火车站旁边的肯德基门店就餐,所有的食品都比别的门店贵一些,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

一副冷漠脸回复:公司规定,这边就是这个价格。大有一副,爱吃不吃的傲慢。

难道是因为地段好,租金高,把高成本平摊在了每一件商品里?不能啊?火车站周边,租金再高也高不过人民广场店啊。

再说了,往前走200米的家乐福购物广场店,环境更好,也是原价啊。

后来终于明白,说别的都是假的,火车站人流量太大是真的。

大多数人是乘客,过来都是一次性消费的,贵一点就贵一点,吃一顿就走了,也许再也不会过来吃第二顿。所以,这才是涨价的根本,韭菜这么多,割都割不过来,当然要加价,把刀磨的更快一点。

完美演绎,什么叫店大欺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慢慢的,市内商业广场越建越多,门店也越来越多,人们消费也因就近原则,被分散了,门店里再也难见排长队的现象。

开始外卖,开始有各种优惠,打折,开始促销。现实的发展,让他们开始越来越接地气。

有时候不是就餐点就餐,他们甚至会现做。不像以前,都有大量做好的汉堡排在架子上,到了就可以享用。

也许你会说这是为了保证新鲜,但更多的我认为,是没有以前有信心,可以做多少卖多少。

这样做,除了保证新鲜,更多的是站在企业立场,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能互惠互利,当然是好事。

只是面对汉堡变小,他们的表现太让人失望了。

其实,这是一次最好的危机公关的机会,他们因为害怕,因为紧绷,用死不承认轻易错过了。

对于喜欢吃肯德基,麦当劳快餐的人来说,小了一点虽然有觉察,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毕竟喜欢最重要。

50%的消费者吐槽,也不过是因为喜欢才会关注,为什么不能化解情绪呢?

比如:汉堡,是因为好吃,让你觉得小了吗?

比如:小小身材,大大能量,我健康,我快乐!

比如:吃得少,是因为吃得更好。

否定,说谎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被现实打脸。

一个不能面对质疑的人或企业,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做人也好,做企业也好,品质最重要,踏踏实实,不欺不骗,才会走得长远。

凡是走不下去的,都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不把别人当回事,不作不会死,就是这个道理。

刚看到一个报道,史上最高虚假广告罚单,花落达利集团。可比克薯片被罚款3673.04万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就是虚假的代价。

都好只为之吧,别拿消费者当猴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记住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