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保护儿童的兴趣,就是最好的专注力培养)
1、能促进儿童专注力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专注 精细 独立 关爱 自信 自由
2、最吸引孩子专注力的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过程中不轻易打扰)
3、成年人在孩子面前常常会显示我们的骄傲,成年人习惯管辖孩子教育孩子,以大人的自我意识为中心安排和牵引孩子。时常想让孩子干嘛就干嘛,没有关心过孩子正在做什么,会发出自以为为孩子好的指令。例:对微小事物敏感期到了的孩子,正蹲在地上痴迷的观察着小蚂蚁。父母要么对孩子的行为不屑一顾敦促着孩子去做成年人认为更有意义的事,要么就是直接进行干预,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小心弄的一身都是,大人说话小孩要听,本能的专注就这样被成年人给打断了,而且还浑然不知,类似的大人打断催促小孩的例子数不胜数,一边抱怨孩子不专心,一边打断孩子本能的专注,再比如,孩子正在拿着彩笔画画,而且画的自得其乐,大人走进一看,简直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无厘头无美感,还画在手上,开始示范起来这个应该这样画等孩子的自信心就在大人的自大中逐渐消失,想象力创造力也在大人的庸俗中泯灭,这样反复几次,在想看孩子专注的画画是不可能了,再比如有个小男孩想去玩沙子,但是父母认为沙子不干净就劝诱孩子去玩比较干净的玩具,孩子这个看两眼扔掉,这样玩两下扔掉,一整天都是这样始终定不下来做点什么,游手好闲三心二意,妈妈还时不时的念叨着,这么多玩具都不够你玩,你难道不会专心地做点什么事吗?哪怕一会,这孩子是不是多动啊,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如果妈妈在孩子漫长的童年里,总是这样以主观的认识在最后孩子,并且不尊重孩子的兴趣,那么她的孩子就会真的像她说的,多动,做事不专心
4、好动 完全是在孩子自发的活动遭到破坏以后,他们没有发展的目标才会出现的,儿童所有的自发性活动都应该得到尊重,
5、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是有兴趣的,孩子就会反复做,在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
6、长久的专注,孩子会逐渐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些规律
7、外界刺激对促进孩子的专注力有一定的作用,但始终不及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