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出干劲 “乓”出精彩

        记录一下女儿彦君打乒乓球的历程,这是小学阶段成长的经历。

        她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进入学校乒乓球队,身高比乒乓球桌高不了多少,一开始就是练习挥球拍。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我的印象还停留在她练习挥拍。那天路过球室时我心血来潮进去看她,她在发球器前练接球。孩子在悄悄地成长。我愿慢下脚步,好好陪她成长。

一年级第二学期

        放学后,君君同学就在球室了,我也在这,我是很专业的捡球员,陪伴着,看她进步。今天开始练反拍,君君说教练很会鼓励人——很好!好球!这球漂亮!诶,这个不错!打得不错!……还有这些——靠点腰,肩放下,往前给多点,压下板……

一年级第二学期

        有一晚睡到半夜,我被君君“咯咯咯”笑醒了,随口问她怎么了?她说,梦见打球。看来她真的迷上打乒乓球了。有热情,才能更好地坚持!加油!

一年级第二学期

        二年级第一学期,君君算是瓶颈期,经常缺席练球,我也少陪伴。教练也跟我聊过,要进步必须多练。

        到了第二学期,她又重新回到球室。

二年级第二学期

2018.5.10记录第一次乒乓球比赛

        第一次参赛,对她来说意义重大。单打一出场遇上高手,对手是后来的亚军,她直截了当被KO,输了没哭我觉得她很棒了。

          最后女双得了第7名,混双借搭档之力赢得冠军,我说她的冠军是沾光混来的,她说“我也有付出努力,也有功劳的”。

        她能参加区比赛我都觉得意外了,总觉得她还很菜鸟,没预算她能拿什么成绩。她每天满腔热情练球,我就满腔热情等,送吃的喝的,每次都练到六点才回家写作业。为了不拖搭档后腿,晚上在小区也练,我陪练打得两三下,但因为怀二胎弯不了腰捡球,后来奶奶陪她打一下。

        通过比赛,希望她明白:每一个成功不是偶然,必须付出足够的时间与练习,方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参赛

混双搭档,也是同班同学。

教练赛场指导

    为伙伴加油呐喊:

记得是美术周老师给她拍的照片。

      赛后总结:

        2018.12,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参加学校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也是很残酷的经历。那时我休产假,到球室时刚好到她跟五年级的一个姐姐对阵,她处于弱势,被压着打,打到哭,还没打完就崩溃了。她说,围观的人都给对手加油,没人给她加油。加上技术不到家,输得很惨烈。

          2019.12,五年级第一学期,经过一年的练习,校运会打到决赛,遇上去年的对手,她迎难而上,拿得银牌。她已经很开心了。她说,明年对手毕业了她就有可能拿金牌了。我说,你不勤奋练习,比你低年级的同学会赶超你。于是,她练球的时间与投入程度超过以往。

          2020年五年级第二学期,因为疫情,两年一届的街道比赛取消,那时五年级了,盘算着最后一次参加街道赛,因为明年就毕业了。

          2020.12六年级第一学期,校运会上她真的拿到金牌,面对荣誉她轻描淡写,成熟了很多。

          2021.7六年级第二学期,疫情反复,几番周折,街道比赛在7月6-7日举行。在此之前,她参加过城区间和市的交流与比赛,她知道山外有山,练习的劲儿更大了,因为这是她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比赛。

        为了参加乒乓球训练,她放弃了其他社团活动,也错过艺术节上台的机会,对于一个享受舞台的孩子来说,说服自己放弃需要极大的思想斗争。为了平衡她内心的错落感,我带她在小区找爷辈叔辈的球友练球,争取比赛拿好成绩。别人让球她还闷闷不乐,说让球就是看不起她。

        这次比赛采取团体赛制,最后,她所在的组别拿到冠军,学校拿到总分第一,球员们满脸自豪与自信!

冠军风采:

教练赛场指导:

女子甲组队员:

赛前热身:

          回顾六年,乒乓球是一段不可磨灭的经历,有失意也有成就,有泪水也有欢笑,不管怎样,都是成长。

        特别感谢杨教练,在孩子倦怠时宽容与不舍弃,在孩子失意时鼓励与不放弃。

        也感谢队友们相伴,感谢小区邻居不嫌弃小屁孩,N个晚上不厌其烦陪练与鼓励。

          孩子即将上中学,是否继续打乒乓球,还是未知数。正是这段难能可贵的经历,成就了现在的她。感恩一切所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