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下狠心,扔掉了六个不怎么用的杯子。
如雪喜欢买杯子,家里有几套,此外还有买酒、买饮料、参加活动送的杯子。
扔杯子的时候,虽然觉得很可惜,还是下决心丢掉了。毕竟我是读过《断舍离》的人。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言几又书店,当时没有翻开读,后来越来越多听到“断舍离”这个词,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终于在年前,买来读完。
作者山下英子说,断舍离是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中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断
要想做到“断”还真不容易,这事儿说来简单,做起来难。现在流行的双十一、年中大促等购物狂欢,正是很多人做不到“断”的结果。
人们似乎对于多余的物品有种依赖感,或者想从这些物品中寻求安全感。当然,更直接的原因是低价。
于是,为了花最少的价钱囤更多的货,千千万万剁手党守在网络上,等到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开始与众人一起抢购心仪的东西。有些人会在生活中慢慢消耗掉这些存货,还有一些人,等到第二年双十一又想购物的时候,发现前一年买的东西还没用完。这些没有被使用的东西,占用了一年的空间,也花掉主人一年的心思去管理它们,这就是没有做好“断”。
以前网络不发达、网购不流行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情况吗?当然有。超市的促销便是很好的例子。你本来或许只想去买袋盐,结果买回来一提纸巾,两瓶洗发水,三只牙膏、四盒口香糖……买这些东西的愿望真的那么迫切吗?并没有,那为何会买呢?因为这些东西赶上了超市的活动,很便宜。
我们选择物品,多考虑的物品本身的属性,而没有把“我”当做主角去考虑。一件物品是否要带回家,并不应该因为这个物品好看或者价廉,而是应该考虑“我是否需要它”。当我们真的需要它的时候,它才是有价值的,才适合出现在家里。
舍
我对于“舍”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扔东西,到底要扔什么,是有讲究的。
这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
你要做到的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有必要。”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作者强调了两个点,我自己和现在。
一个东西要不要扔要看它和自己的关系,而且是和现在的自己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我需不需要这个东西。这里又存在一个概念,到底多长时间算是“现在”?作者的说法是多长时间都可以,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但是要适合自己。
作者认为,“比起凌乱,堆积了聚焦于过去和未来的物品才是问题。”
比较常见的“聚焦于过去的物品”就是那些“有意义”的东西,比如代表某个时间节点的物品或者别人送给自己的礼物等。想要扔掉这些东西的确比较难,它们代表着感情和回忆,是我们和其他人的联结,是我们找回过去的自己的通路。
山下英子说:“只要把重要的回忆放在心里就好了,东西则完全可以扔掉,好让自己重新恢复当下该有的状态。”
“聚焦于未来的物品”则是“我将来可能用到的东西”。
对于女生来说,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些穿不进去的衣服,女生们总认为将来会变瘦,等自己瘦回去了再穿那几件衣服,结果往往是再也穿不上了,可就是不舍得扔。
再比如,收快递的时候会有很多漂亮的包装盒,人们常觉得这些盒子或许将来可以装东西,于是盒子占据了房间的一角,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盒子仍是空的,没有盛任何东西。
或许,这些寄托于将来的东西,真的在未来的某天用上了,但是它无用的时间远比有用的时间要多得多。就像是作者提出的那个疑问:“你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是不是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派不上用场呢?”
离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山下英子总结了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分别是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和担忧未来型。
逃避现实的人不喜欢收拾房间,不喜欢待在家里,家里越乱就越不爱回家,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执着于过去的人总会留着那些他们明知再也不会用的东西,特别是证书、奖状之类,他们沉迷于过去的幸福时光,而不愿意向前看。
担忧未来的人喜欢囤积物品,如果家里不存一些多余的东西就会感觉到不安,他们要通过这些物品而确保未来不陷入困境。这类人比较多见。
我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这三类人的影子,多数人是无法脱离物品而觉得自在的。我们喜欢买房子,喜欢攒钱,喜欢追求财务自由,喜欢豪车、喜欢钻戒和珠宝……我们依赖物品而活,用物品证明自己.没有外表的光鲜,好像就活得不够漂亮似的。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真正强大的人,不为物所累,不以己喜悲。这是很多人一生所求。
开始扔东西吧,把那些曾经想扔又不舍得的东西丢出去,让它不再占用空间,也不再占据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