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的《好好学习》看完了,在成甲的这本书里,我除了获得他本人的智慧,还获知了其他的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他在文中提到的李叫兽,《穷查理宝典》《学习之道》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研究。
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具备的两个心态 。因为这两种心态的反面在我身上特别明显。
底层心态一:绿灯思维
在谈绿灯思维前成甲先引入了一个概念,习惯性防卫。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这主要是人的本性使然,遇到威胁,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爆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通常人们有这样的心理:别人出事儿,是人品问题;自己出事儿,就是外部环境问题。所以,人们为了证明自己出问题是外部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辩解。
这让我想到自己身上的毛病。曾经在工作会议上,领导对我提出问题或给我安排任务时,我总是很喜欢辩解,特别是安排任务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行动,我就先假设了一堆问题,然后在别人提出异议后极力辩解这个行不通那个也难执行。当时自己这么做的时候,并未想过推脱责任或是不想去做,而是先把不可能的原因给摆出来。自己还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直到有一天我的直接领导跟我说,为什么每一次开会你都总喜欢去辩解,不去试试你怎么知道哪个行不通,怎么知道行不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个问话给了我当头一棒,她说的是每一次,频率这么高,我竟然都没有意识到。
如今直接领导提出来了,我才知道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我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是勇于承担责任,可实际上我的这种做法,一遇到异议就辩解的“自我防卫”行为,给人感觉很明显就是在躲避责任。
还有自己身上的一种红灯思维也很明显。在与人交往上,遇到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自己第一反应就是不想和这样的人接触。后来,我发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是失去了很多成长的机会,也少了很多朋友。很多之前自己排斥的人,在不经意间有一些接触后,才发现,其实这些人身上有很多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一些人,后来还成了好朋友。事实证明之前自己认为的和某些人没有共同语言,完全就是自己的偏见。
成甲说:“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接纳和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就是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对个人的成长是很有意义的。
底层心态二:以慢为快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真问题上。
这个二八原则其实适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社会上80%的财富在20%的人身上,比如我们做项目,把80%的精力花在突出的20%的问题上,这些原则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只是到运用时,我们却常常想不起来。
成甲老师说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都是非常值得的。
《好好学习》这本书,重点讲的是临界知识,若是临界知识掌握好了,那么,其带给我们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临界知识,就像临界质量一样,达到一定量以后,其威力会像核裂变一样巨大无穷。
在这本书里,成甲老师告诉我们什么是临界知识,如何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与方法,如何发现和运用自己的临界知识以及核心临界知识及其应用等。成甲老师说的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给了我一些启发,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能力圈”这回事。“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比90%的同龄人要强的能力,到目前为止我都还不具备,如此,要谈成功,还远得很。所以,最要紧的事,是让自己拥有比90%的同龄人要强的能力,打造自己的能力圈。
除“能力圈”之外,在《好好学习》中,成甲老师提到的“天赋”,告诉了我们“天赋”的另一种定义。按成甲老师的定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好好挖掘发现我们的天赋,是打造自己能力圈的第一步。在临界知识的综合应用中,成甲老师告诉我们的黄金思维圈、系统思考、二八法则、复利模型及安全空间的冗余备份这些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消化。掌握这些知识方法,能够让我们突破局限,打开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思维,拥有更多的能力。
《好好学习》这本书,若是结合《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及《刻意练习》一起看,效果会更好,收获会更多。这本书和《精进》都讲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本书里提到了《刻意练习》里的反馈和心理表征。这些知识点学好了,对于学习者,会是一种突破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