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项目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采集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和测试结果,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
1.1 编写目的
通过测试报告,用户可以对整个产品测试有所了解,开发人员可以从缺陷结果及分析,得到对开发质量的评价,项目管理者对测试执行中成本、资源和时间予与重视,而高层经理可能够阅读到简单的图表并且能够与其他项目进行同向比较。
测试报告在于总结测试过程、分析测试结果、得出测试结论、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测试报告的好坏,决定了测试工作是否会引起重视。
1.2 项目背景
简要说明项目目标和目的
1.3 系统简介
简要说明系统功能设计
1.4 测试概要
测试的概要介绍,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范围、测试目的等等
1.4.1 测试用例设计
简要介绍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例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因果图、正交
对测试设计进行具体说明,可以在没看到测试结论前,对用例设计有个整体的概念,事先了解设计技术,这里可以写上一些非常规方法,体现测试设计的专业性。
1.4.2 测试环境与配置
简要介绍测试环境及其配置。包括数据库服务器配置、CPU、内存、硬盘、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机器网络名、局域网地址、应用服务器配置、客户端配置、网络设备等
1.4.3 测试方法(和工具)
简要介绍测试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工具)。
主要是功能测试,接口测试或者其他,方法可以写上测试的重点和采用的测试策略,这样方便一目了然的知道是否遗漏了重要的测试点和关键部分。
1.4.5 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主要汇总各种数据并进行度量,度量包括对测试过程的度量和能力评估、对软件产品的质量度量和产品评估。
1.4.6 测试执行情况与记录
记录用例执行条数、发现缺陷数量、缺陷等级(分为致命、严重、一般、提示)
测试人员投入:主要测试人员、参与测试人员
测试时间: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测试设计时间和测试执行时间,总工时/总工作日
1.4.7 测试版本
给出测试的版本,给出测试次数和回归测试次数。
1.4.8 测试覆盖
需求/功能(或编号)用例个数、执行总数、未执行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测试用例记载了预期结果数据,测试缺陷上说明了实测结果数据和与预期结果数据的偏差,列表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查看测试结果。
测试覆盖率=执行数/用例总数×100%
1.5 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统计与分析可以对产品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1.5.1 缺陷汇总
按缺陷类型、用户界面、一致性、功能、算法、接口文档或其他
最好给出缺陷的饼状图和柱状图,简单直观,一图胜千言,能够使阅读者迅速获得信息
1.5.2 缺陷分析
本部分对上述缺陷和其他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缺陷发现效率=缺陷总数/执行测试用时
用例质量=缺陷总数/测试用例总数×100%
缺陷密度=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可以得出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布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哪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其隐藏的缺陷也越多。从而在今后开发注意避免并注意在实施时予与关注。
重要缺陷摘要:缺陷编号简要描述分析结果备注
1.5.3 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残留缺陷:BUG编号、描述、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如何引起缺陷,缺陷的后果,描述造成软件局限性和其他限制性的原因
预防和改进措施:弥补手段和长期策略
未解决问题:具体描述后,再评估问题风险,如果发出去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1.6 测试结论
1.测试执行是否充分(可以增加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描述)
2.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测试是否通过
5.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或发布
1.7 建议
1.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