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取其“浮生”;“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共六记,合起来即为《浮生六记》,一个凡夫俗子乐、趣、愁、快、历、道的一生。
沈复,清朝长洲人,字三白,号梅逸,于乾隆庚子正月二十二日与陈芸礼成,结为连理。犹如钱钟书评价杨绛一样,陈芸也是沈三白的妻子、情人、朋友,不知上辈子积了什么大德,得如此大幸,但我知道此生能作《浮生六记》留于后世,算是一件功德。
其实大多数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读过《浮生六记》里面的文章,就是那篇《童趣》原名为《虫之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年幼时不知道文章出自何处,即便知道了也不明晓《浮生六记》为何作,只感叹作者有如此赤子之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心中默认《浮生六记》大约和《山海经》、《聊斋志异》一类书籍差不多,都是夸张不真实的故事集。直到读大学时整理图书馆的破旧残本,偶然翻阅到内印有《虫之趣》的发黄册子,出于好奇又赶上闲暇,便通读全书。之后,深感自己无知。
一百四十年来,无数文人赞誉《浮生六记》为“晚清小红楼梦”,从作者对女性的态度,地方风物的惜爱,植物山石的用心,古代典籍的取舍,寺庙僧人的礼仪等方面,无不情深而近之,只是结构不如《红楼梦》繁杂、庞大。它不是故事集,不夸张虚幻,反而最质朴、真实。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作者的生活日记,集载了一生里的点滴细碎、苦乐哀愁。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日俗生活里,与妻子的相知相爱,同舟共济最为感动。周公度曾评价“这文字之初心,是人世间最难得的真”。
浮生亦长亦短,似真似梦。像戏文里的主角那样波澜起伏的人生毕竟寥寥,我们大多数都是群众演员,过着串场领盒饭的日子。何其无聊!淡如水的生活总显得人生漫漫。时间会风化你的天真、浪漫和理想,然后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该干什么该想什么,你只知道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白天睁眼,晚上睡觉,你不明白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到底在干嘛,接着你会厌恶身边人的存在,也厌恶自己的存在,可你除不掉他们,又离不开他们,最后只能绝望的瞪着天花板等死,好像绑在手术台上等待被阉割的猫。
难道波澜不惊就只能静等阉割?也不完全如此。比如沈三白,出身幕僚家庭,请先生正儿八经学过字,读过些书,没参加过科举考试,与爱人游历山川,探讨文学艺术,窘迫寒酸时依然能相互扶持体谅。无非是一日三餐,男耕女织的日子,因妻子陈芸的相伴竟也过得有乐有趣、有愁有快。不全好,但全依!足矣。有一首歌,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最为贴切“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他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漫天……”所以,如你能保留赤子之心,再幸运的遇一红颜知己,一世便如须臾,时时期盼来生来世,生生世世。
信仰太大,苟且太愚,你我皆素人,只愿浮生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