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开发该课程的目的。
这个课程的开发,是为了满足常规课的需求还是为了满足导流课的需求呢?是为了让孩子不断地的获得知识的螺旋式递进的增长,呈现科学合理的逻辑,还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为校区赢得面谈家长增加续费的可能性呢?
不同的目的,课程的开发方向明显是不同的,因为目的不同,定位,方向,方法,以及内容都会有所不同。
是知识点更重要还是好玩的效果更重要?
是设计活动丰富,不断吸引家长孩子的眼球,注重上课体验更重要还是丰富知识语言的教学更重要?
显然,很多时候可能都是想兼顾的,都想有都想要。然而,这个容易实现吗?
除去课程开发的目的外,还要考虑课程的受众群体。
受众是哪个年龄层次的?不同年龄跨服的心理身体语言头脑各方面究竟有哪些差异化?是否能够使用同一门课程呢?
3-6岁的孩子可能能将一套教材分为两个段来开发,难度,语言,呈现,活动上可以做些相应的区分,但是同样的内容,给6-8岁的孩子设计还行得通吗?七八岁的孩子还会对“小”孩子的话题,题材感兴趣?
可能需要仔细考虑了。
其次,在考虑年龄段之外,还需要考虑受众所在的城市,换句话说,也就是对品牌,对产品的定位。面对的客户群体的消费水平是哪个阶层的?应该是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群体,如果想设计一门能够满足不同阶层群体需求的课程,可能会稍微有些困难,很难做出特色。
孩子所在的城市,所接触的生活,眼界等等等等都是可考虑进的因素。
同时对品牌形象的渗透也是重要的一环。如何让代表形象深入人心?如何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如何尽最大的可能性“利用”品牌形象?
要考虑的方面实在太多。
今天的思考和总结不算太缜密,算是拾人牙慧,后面要坚持啊,保持记录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