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伙子企图靠整容提升个人魅力,遭到孟非的怒斥。这个案例想必大家都有耳闻。
那么品德与个人魅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斯蒂芬·柯维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告诉我们:从1776年以来,200多年间的作品中,前150年,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一战以后,人们对成功的观念发生了改变,从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包括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元素技巧。所以近50、60年来的成功术著作,讨论的都是打造和提升个人魅力的技巧和捷径。斯蒂芬柯维认为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把这样的成功速成术成为“阿司匹林”和“创可贴”,必须其治标不治本。
他的结论不是强调个人魅力的因素完全不重要,比如个人成长、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积极思维和影响力方面的教育,确实是成功的要素。只是这些技巧类的“术”,是次要地位,不是主要地位。
只有品德才是交流中的最伶俐的口齿。
过于注重技巧,可能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在暂时性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凭借个人魅力八面玲珑,假扮他人知音,利用技巧赚取好感,但在长久的人际关系中单凭这些优势是难以有作为的。假扮一时容易,假扮一生太难了。
个人魅力论之所以让大家趋之若鹜,就是那些成功论号称能够让人们跨过事物成长的自然过程,告诉人们可以迅速而轻松实现成功。例如:5天提升人际关系能力,1个月实现**梦,都在用速成吸引眼球。
人生的成长和积累都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想跳过关键步骤走捷径,难以获得长久的成功。
面对别人某方面的成功,人们都会提问:“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教我一些技巧吧。”这其实就是普通人的思维模式,其实问题背后真正想问的是:有没有能快速让我脱离现状、摆脱痛苦的诀窍。
技术流技巧流也许可以让我们一时地缓解现状,然而人们越是依赖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却越是加剧了问题潜在的隐患。
品德+个人魅力,以品德为基础,以个人魅力提升为辅助,可能才是正确而长久的成功之道。本末倒置,自是难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