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谈者:我的妻子丢下一对女儿给我,独自走了,我看到我两女儿没有妈妈就感觉好可怜然后就把所有的错压在自己身上,简直痛不欲生。
作为一个倾听者我此刻的想法:
人对他人的认同比如“网红”、“大咖”“某董事长夫人”“某明星老公”“身价百亿”等等,一般来讲分几类:1、在什么社会阶层;2、是某名人配偶或裙带关系;3、拥有的物质财富数量;4、在某专业领域非常牛
不过在这样描述别人的时候,内心其实是羡慕嫉妒恨,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人,身份认同有时可以给你积极的力量,让你朝着成功人士的方向努力;但是有时也会带来消极的能量,比如被抛弃感。
被抛弃感是建立在我曾今拥有或属于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拥有或属于自然也就没有被抛弃一说,那么为何我们会认为我拥有或属于某个人呢?
当人们建立亲密关系时,非常容易将我和ta拥有亲密关系与我拥有ta两者等同起来,拥有亲密关系是一种互动和维持状态下的关系,而拥有某个人潜意识里其实是赋予ta在任何时候都是我的,我对ta的行为有一定的支配权,ta对我是有一定义务这样的思想在里面。
若如上恳谈者,仅仅只是自己有被抛弃感从而导致痛苦,那么作为孩子呢?你是给她们“你们是被妈妈抛弃的孩子”这样的感觉还是给他们,“你们是爸爸的掌上明珠,没有任何人可以将你们从爸爸身边带走”的感受,看到爸爸的关爱和努力生活的态度呢?
显然人人都想选后者,可是往往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了前者。因为你始终认为ta不应该,ta太狠心,记得老师经常提起尼采的那句“不要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是因为那份责备和怨恨必将调动你的意识与之对抗,这种对抗必将导致更深的怨恨和对抗的力量,使之坠入深渊,不知不觉中开启“怨恨”和“被遗弃”模式,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本身妈妈的离开已经是一种不幸,爸爸如果再用不幸的语言和行为去解释和回击这件事,只会令孩子更加难过和受伤害。
爸爸改变不了对方的行为,但是可以改变对这件事情的解释风格,痛并快乐着。内心虽然伤痛,但是要对孩子有良好的行为解释和语言引导,这其实更为重要。
世界有了观察者,才有了被观察者,如果观察者本身是不存在的,那么被观察者也无从谈起,被抛弃感本身是自己基于被拥有而制造出来的,既然被拥有都是意象,何来被抛弃之说,有的时候感觉被抛弃,其实是内心惧怕我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没人赏识的人,我得不到认可,我很失败……实际未必然,作为一个爸爸你就是孩子的天,还有什么比这个价值认同更大的吗?
借用老师的一个比喻结尾:浓雾弥漫的夜晚,看不见来时与前方的路。但你有一个光亮很强的手电筒,这个手电筒就是你的意识临在,明亮的空间就是你的当下时刻。你持续往前走,你的当下是一直明亮的,并也持续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