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网约车出行领域,美国有优步、中国有滴滴这样的大出行平台,但是出行领域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反倒是不断有新的玩家进入。比如,美团点评就进入了出行领域。除此之外,这个领域还有像神州专车、曹操专车这样的公司。其中,曹操专车是由中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吉利主导成立的。
吉利总裁兼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解释了,为什么他认为车企必须参与出行,以及吉利当时进入这个领域时的考虑。
制造商必须参与出行,吉利要从传统制造商,向道路运输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转型。而且,这个认知并不是个案。大的汽车公司,比如通用、福特、奔驰、宝马、丰田等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为什么制造商要做出行?你造的车是用于出行的,你不参与出行市场,你不知道造什么车。你会失去这个市场,可能沦为代工者。”
曹操专车在宁波上线时,司机第一天就问,能不能把司机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换一下。为什么?因为传统制造商思维是,为私家车服务,开车的人都是买车的人,所以,驾驶座座椅是电动调节,副驾驶是手动调节。但是出行市场,坐车的人的体验却更重要。如果不进入出行市场,吉利就得不到这个用户洞察。“不做出行市场,我们造车,眼是瞎的。”
吉利在2015年进入出行市场时,很担心这个市场已经没有机会了。“滴滴2015年亏损100亿人民币,优步中国亏损10亿美元,神州亏损37亿人民币。吉利一个制造商,一年挣几十亿,都花了都不够。”
但是出于下面两个原因,他们判断新进入者仍然有得做。第一个原因是,之所以先进入的玩家要烧那么多钱,一个重要原因是是要教育市场和培育消费者。之前的玩家用了上百亿的钱培养了用户的两个习惯,手机打车和移动支付,这反而让后来者成本更低。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判断,出行市场不像之前的社交和电商,几乎只有前两名玩家的事,其他人都很难,出行市场的用户,手机上往往有两三个App,根据叫车的速度和价格来切换使用。这也给了新进入者机会。
然后,经过成本测算之后,吉利选择了使用新能源汽车,自己拥有车辆的方式进入出行市场。
总之,传统的汽车制造商必须要进入到出行市场,这样才能获得用户洞察,避免未来沦为代工车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