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刚好是夏初,算是赶着新疆刚产水果的季节了,葡萄、蟠桃是吃不上了,早熟的杏子倒是下来了,几日窝在家里顿顿都吃。临近回上海父母提议让我带一箱回去,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因为杏子这东西放不住,多放一两日都要坏,后来拗不过父母的好意,他们总觉得回家一趟总得让我带点啥跟朋友、室友、同事分享。
我就扛着这一小箱杏子,心里盘算着发给谁呢。上海不比乌市,大家都住的近,天南海北的散落在沪的各个角落,有时号召个同学聚会半年才凑齐一桌。老友就算了吧,大概谁也没有那个精力为了一点水果就穿越大半个上海。那就发给临近一点认识的人吧。
可这一发我就发现好多问题,比如你觉得是心意对别人来说也许是负担,总得要耗费心力去取去送,万一对方不爱吃还得碍着面子收下等等。比如室友最近肠胃炎不能吃水果,强送就是负担。同事我带了一部分过去洗好了放在公共区域大家自己拿,爱吃的就多吃点,不爱吃的人就少吃点。也有朋友拿走来了一些,但总体来讲发的不是那么顺利,就这样我一翻筐子每日都挑出来一些熟透了快要坏掉的杏子,晚餐也改成杏餐了。
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连接,确实在城市间发生了非常多的改变。在父母的社交经验里,出远门回故里给亲朋好友带东西带特产是必经的礼仪。而如今在一线城市的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的分明,礼尚往来似乎变成多余负担,便捷的商业网络替代了人情的交换。最近在看白鹿原,宗族乡党农业社会下人际礼仪,一个村子的人都细细密密的缠绕在一起。有时回家我也烦透了亲戚间以血脉为由的相互牵绊总觉得发达商业网络才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由最正确的方式。不过在看了人类简史之后,我对任何以往的自己坚信不移的正确都打上了问号。好像并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必然,也似乎不能证明一种社会形态是拥有着正确无比的历史必然性的。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从家乡到上海,学着做调整就像倒时差一样。
我记得去年我在生鲜网买了一盒杏子,味道挺正宗应该是新疆本地的,就是价格有点高,我记得当时发在朋友圈,父母辈的朋友都说贵,现在想想算上花去的时间和精力也差不多,上海就更适合这样的消费,适合自个更加分明的喜好和分明的人际边界。
但是如何来认识这个边界呢。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来察觉才模糊体会到了边界,因为以往的教育和家庭的相处模式从没让我学习认知过边界这个概念,我所认为的好和正确就可以随意的来干涉别人的事情。所以就发现原来另自己讨厌的那种不顾别人喜好强制发散好意的行为,却又活生生的发生在自己头上。但是常常得用另一个角度才能看到,比如别人的反馈,所以确实认识自己是最难的事情。即便是有了镜子从外貌上来认识自己也不一定准确,不能实时看到自己全方位的仪态,更何况是从行为模式来认知自己呢。察觉是一项很重要的训练,要剥去自己的主观诉求尽可能的成为一个观察者收集反馈和察觉自己确实不容做到。也许记录会是一个好的方式,我原来总会觉得自己写的太烂,所以除了跟自己吐槽最好就不要把太烂的文字写出来。现在我觉得是要先记下来才对,记的过程就是察觉本身,不加好坏的评价,也就轻松很多了。
记一次发杏子的心得,察觉人与人的边界。学会调整学会弹性的处理,就像对待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