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讲述孤独的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但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如何通过孤独,成就更加完整的生命。
作者蒋勋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作者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作者创造了孤独美学: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第一篇:情欲孤独——从认知自已的身体开始认知自已,没有与自已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什么是情欲?真正的情欲就是彻底了解自已的身体,包括所有的部位,从外表看得到的到内脏器官,甚至分泌物,但不能先有结论。
什么是孤独感?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
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从这个寓言不难看出,两千多年前的智者就已经意识到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最悠久的统治学说,它所传播的是理想的“大同社会”,不应该有个人的“孤独”。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如果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那么在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里,都不应该有孤独感。相对于现代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的孤独感只是被所谓的“大同社会”所掩盖。哪怕你很孤独,你也不能说出来。古人的情感多半是压抑而又克制的,正如儒家所提倡的“发乎情,止于礼。”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已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 、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你跑得愈快,孤独追得愈紧,你将不断找寻柏拉图寓言中的另外一半,却总是觉得不对;即使最后终于找到“对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对的“另外一半需要时间相处,匆匆来去无法辩论出另外一半的真正面目。所有最初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很难简化,反而需要更多时间与空间。与自已对话,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你将会发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觉得生命更富有、更圆满。
提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的这番话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而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国家大分裂的时代,所以才能产生百家争鸣的思想;唐朝诗人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种很自豪的孤独,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独才是加圆满的。李白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唐朝也是崇尚道家学说,而不是“大同社会”的儒家学说;魏晋朝左思的“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就好比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没有任何事情打扰,同样也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长期的大分裂时代,这个时期的涌现出了许多的名人隐仕,如竹林七贤、陶渊明。
孤独和寂寞是不一样的,寂寞会让人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寻寻觅觅的另一半。
第二篇:语言孤独——当你静下来,处于孤独的状态,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你不是在跟别人沟通,而是与自已沟通时,语言会呈出另一种状态。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宁波老太太和一个法国人说话的例子,那是他第一年到法国留学,法文说得结结巴巴,当时他很惊讶老太太能如此流利地与人对话,可仔细一听,才发现老太太说的不是法文,而是宁波话。事实上,宁波老太太说宁波话,法国老太太说法文,两个人说了很久很久,没有任何冲突,也没有任何误会。语言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和沟通。可是我们却经常发现,使用同一种语言却时常因为“听不懂“而产生误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想听“。当你预设立场对方一定会这么说的时候,你可能开始就决定不听了,对方说再多,都无法进入你的耳里。
语言本身没有绝对的意义,它必须放到一个情境里去解读,而所有对语言的倚赖,最后都会变成语言的障碍。作者感觉到准确的语言本身是一种吊诡,我们用各种方法使语言愈来愈准确,当语言愈来愈准确,几乎是没有第二种模棱两可的含义时,语方就丧失了应有的弹性,语言作为一个传达意思、心事的工具,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要表达思想,当语言模式化之后,语言和思想分离了,只剩下声音,而这些声音无法在生命中产生意义。当语言不再是以习惯的模式出现,而是一个声音,承载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思想的时候,才是语言的本质。
第三篇:革命孤独——革命并不仅仅只是等同于政治,革命更大的意义在于对自我生活保持一种不满足的状态进而背叛,并维持背叛于一个绝对的高度。
一提起革命,第一反应就是夏明翰当年的那首《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似乎就是跟流血、牺牲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清末“戊戌六君子“,还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虽然他们的牺牲没有换来革命的成功,却让他们短暂的生命在历史长河里绽放出璀灿的光芒。
我们提到革命的孤独都会联想到政治,但真正困难的革命往往是道德的革命、礼教的革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悠久流长。穷困潦倒的才子司马相如,得知西汉第一首富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新婚不久便成了寡妇,司马相如觉得她真美,就写了《凤求凰》去歌颂她。卓文君立刻就被他打动了,不顾家庭的反对,富家小姐和穷酸小子一起私奔了,她也成为了历史上最早有记载为爱情私奔的女性。最厉害的是私奔也不跑远了,就在父亲家附近当垆卖酒,最后她的父亲耐于面子,不仅同意了他们婚姻,也支援了他们一大笔钱,让他们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地位一直是很低下的,遵循的婚嫁原则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就不可能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而两千年前的卓文君却不顾这些。作者认为卓文君对她自已的选择清清楚楚,这就是一个革命者,而革命者不管承担的是政治的压力、道德的压力,都是无怨无悔的。
第四篇:暴力孤独——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既然人性本善,保来那么多的禁忌与法律呢?暴力并不仅仅单纯的只是战争与杀戮,最危险的暴力,是它在被压抑时。
作者认为暴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合法暴力,一种是非法暴力。我们都在鼓励合法暴力,在战场上鼓励士兵杀敌,一旦战争过去了,回到了一般人的生活,士兵该如何延续他的生命?美国华盛顿街上扫射,这起恐怖事件的行凶者,其实是波斯湾战争的英雄。也就意味着,这个人有两个角色,当他在伊拉克杀人的时候,他是被鼓励的,他是合法的杀人,他杀得愈残忍,获得的勋章越多,当他回到自已国家时,他变成不合法的杀人犯。他所谋杀的对象,都是与他没有关系,是他不认识的人,这就是暴力本质,为了暴力而暴力。所有的合法暴力都假借着惩罚出现,就像某些超级大国说要惩罚其他国家,其实行使的就是暴力,所以当你想要惩罚别人时,你一定要想到,你是不是在满足自已的暴力欲望?
在古代,都是通过暴力来实现开疆扩土。暴力本质是对生命的征服,而在文明世界里暴力变成了荒谬。在现代社会,暴力只有在被压抑时才是最危险的。作者认为当暴力被提升为美学的层次后,反而是最不危险的状态。公开讨论能提供一个转化的可能,使暴力变成赛车、摔跤或是巴黎街头给青少年的游戏场,在这个空间里,暴力合法化了。
暴力是不会因为被掩盖而消失。人不会永远在幸福安逸的状态,如果你对暴力本质不了解,它可能随时在身边发生。性善论和性恶论单独存在时都没有意义,必须让两者互动,引导到思辩、思维,才能对人生有最更深层、更高层次的探讨。
第五章:思维孤独——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寻答案中的思辩过程。所有哲学的思考者都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
听过一期白岩松的演讲,为什么古代的哲学家比较多,而现代社会哲学家越来越少了?他认为:古代的哲学家都是仰望星空,畅想古今的。而现代人发明了手机,都在低头看手机,刷朋友圈逛商城,忙得连无聊的时间都没有了。
哲学就是在复制一个文化里所有与思维有关的东西。造成思维孤独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角色被限定而失去讨论的空间。作者觉得这不完全是代沟的问题,而可能是因为我们不重视思维的过程,直接下了结论,这种切断性的的鸿沟是造成思维孤独一个很大的原因。思维最重要的就是思辩,可我们却总爱用选择题和是非题来简化思辩。思辩的过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在做周密的思考前,不会立刻下结论,他会从各种角度探讨,再从推论的过程中,整理出自已的想法跟看法。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作者认为思维孤独,是六种孤独里面最大的孤独。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他的心灵是最寂寞、最孤独的。艺术家在不同社会里创造出来的审美价值,往往是检查思维最有趣的东西。审美本身是种意识形态,它会借着审美去筛选它所认可的价值。我们现代人觉得青春是美,健康是美,可是有些朝代就会流行“病态美“。中国古代女子会缠脚到骨头变形,那就是封建社会流行的”小脚女人“;现在我们觉得烟熏妆很美,可是在李商隐的朝代,流行的是”八字宫眉捧额黄“(就是画两道下垂的八字眉,再用如鹅腹般的浅黄色的粉,涂满额头);现在打开电视满屏皆是小”V”脸,而二十年的电影明星则各俱特色。审美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断改变,一直在变。因此要对审美进行思辩时,首先要放下的是“成见”,也就是原本具有的那个审美标准。
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大凡思考者都是孤独的。庄子孤独地与天地精神往来,不与人来往;鲁迅先生也不加入任何政党,只是自成一派地专心写作。孤独是一种沉淀,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你会觉得头脑变得清晰、冷静。孤独一定要慢,当你急迫地从A点移动到B点时,所有的思考都停止。生命很简单 ,也就是从A点到B点,由生到死。如果你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你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快速地从A点到了B点。难道生命的开始就是为了死亡吗?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
第六章:伦理孤独——人一生下来,就被放进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的适当位置,做了归类。古代的伦理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今天,我们却一直努力寻找独立的自我。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从群体、类别、规范里走出去,需要对自我很诚实,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才能走到群众外围,回看自身处境。
什么是伦理?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我们一生下来,就与周围的环境结成了一道密不可分的关系网。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是我们不可分隔的关系,但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发现之前说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在我们这个年代都可以持怀疑态度来看待。以个体为主体的化理,所发展出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不会变成一种墨西固定的制约、倚赖,而是彼此的配合和尊重。成熟的爱是倚靠而不是倚赖,倚靠是在你偶尔疲倦的时候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也是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一个母亲老是对孩子抱怨他的父亲,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婚了。我是为了你,才一直忍着你那该死的老爸。“等孩子真的某天对母亲说,”你不要为了我再忍了,我已经听够了你几十年的抱怨了,我支持你们离婚。“结果母亲哭得更大声,很生气地骂他:”你这不孝的孩子,怎么可以说这种话?怎么可以这样做?“
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很多母亲一直在跟自已的伦理做纠緾。她需要的只是有一个人来倾听她的抱怨,她拒绝思维,她选择哭泣,也只不过是在发泄情绪而已。
当我们在伦理的网络中,很难自觉到孤独,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失去,有时候我们称之为“爱“,因为没有把自已充分完成,这份爱变成丧失自我主要的原因。伦理孤独是当前社会最难走过的一环,也最不容易察觉,一方面是伦理本身有一个最大的掩护——爱,因为爱是无法对抗的,我们可以对抗恨,很难去对抗爱。然而,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恰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才有可能保有孤独的空间。
小结——理性的认知孤独,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已
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作者书中的六种孤独,它们分别是: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这六种孤独互成章节,却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相辅相成。认清孤独就是为了更好的与自已相处。孤独是一种福气,怕孤独的人就会寂寞,愈是不想处于孤独的状态,愈是去碰触人然后放弃,反而会错失另一半。
我们终其一生在寻找被劈开的另一半,这是一条孤独而又漫长的路。孤独没什么不好,从害怕孤独到享受孤独,原本就是人生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只有自已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世界不是完整的,人也不是完整的,我们在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放慢自已,放空自已,发现原来你要找的一直就在身边。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已在一起,成就更好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