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淑女,便不由想起高中语文课里便出现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女这个传统意义上规范女人的印记,也从小时候便开始灌输。做为淑女,一不许这样,二不许那样。走路走淑女步,吃饭吃淑女范,就连说话都得淑女气。似乎淑女都是别人眼中的美好女子。我却觉得乔装成淑女好累,是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一直记得高中时,班里有个男生们公认的淑女班花。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闺蜜及班花一起吃饭,那一次吃饭是我长二十几年唯一一次难忘的吃饭。我和闺密不算狼吞虎咽,就是正常吃饭。班花呢,那真是淑女,几乎是一粒一粒吃的,毫不夸张。看得我俩也是无言以对,时时暗送秋波,互通看得好累,就是不知道当年那个班花累否?事情已过多年,但当时那一幕,让我不得不说装淑女的人让人看的好累!
上大学时,国庆放假去表姐家。表姐是个美人胚,还有典型的淑女气。那七天里我呆在表姐家里如坐针毡,才知道表姐的所谓的淑女标准条框颇多,实属我难以适应。比如说,吃饭时,饭桌上一句话不能说,只能吃饭。吃饭必须细嚼慢咽,不能很快!说话时细声细语,音量不能过大。七天下来,真得是不愿再和表姐多呆一天。这样的淑女,我是装的各种别扭。七天后回到学校,舍友笑我变了个样,说我好怪!真是东施效颦,不美反丑,贻笑大方,还让人顿觉不适。
最近一直再想,古代文明礼仪大都讲究,一颦一笑,一呼一吸,一步一言,所有教束皆源于大家闺秀之范。所有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皆是细水长流的熏陶。古代的窈窕淑女大多养在深闺,显少抛头露面,不用劳作换取衣食住行,自是一切只为淑女而修,琴棋书画,礼乐诗书等,塑造出的必是出落大方的窈窕淑女。
如若现代的科技生活中如果过于淑女,遵循所有的三纲五常,习俗礼仪,大抵很难立足于社会。现在社会应该是妖精的天下才对,礼仪与智慧的新型结合体,而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舒服的同时让别人舒服。妖精是种源于自身所散发出的一种发自言行举止的适宜且魅惑人心的代名词,而不是刻意模仿,迷失本心的淑女刻板效应。
于是想想,那做不了淑女,也不要做什么伪淑女,就做个实在的妖精吧。想干嘛干嘛,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打开方式,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可以了。就像《欢乐颂》里的曲萧萧,活的潇洒自如,在世俗里活成妖精,不用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的心情。想大笑就傻傻开怀大笑,不在乎那颗小虎牙。想泡吧就大肆疯狂一把,不在心里用好坏去区分。想放纵就纸醉金迷一次,不考虑所有不好的结果。
也许,正是太多时候我们想像淑女一样,却束手束脚,放不开自我,才让自己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变的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没了那个开心快乐,毫无顾忌的自己,做着不是自己的自己。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希望自己活的像个妖精,而不是什么别人眼中的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