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孩子4岁的时候问爸爸:“爸爸,到底是麦当劳“大”还是肯德基“大”?”
我和他爸爸都好奇地想着孩子是从什么角度来问这个问题的。
我问孩子:“你想问的是什么东西比较大?是麦当劳和肯德基里面的暑条?还是汉堡包?还是鸡翅……”
因为我问不到点,孩子急了,哭着说:“不是这些能吃的东西,我就是问他们到底谁大阿?”
他爸爸的职业思维首先考虑到的是哪家企业的业绩大,但4岁的孩子怎么会想到从业绩的角度问呢?
他爸爸又想到孩子估计是从空间的角度来问的,我们经常去的麦当劳有两层,比肯德基的大,他爸就哄着孩子说:“麦当劳大,因为麦当劳有两层,地方可比肯德基大多了。”
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说:“不是的,我不是问谁的地方大,我只是问他们到底谁大?”
爸爸还想到是不是从这两家企业创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看这个问题,但想到4岁的孩子哪懂这个东西,我们又从来不灌输这样的知识。
我把意识往后退了一步,观看着这个画面可真逗,孩子不被理解地哭着,我们也不理解他在疑惑着,在寻思着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哪里不究竟了?我帮他擦干了两行泪又说:“爸爸妈妈没宝宝聪明,所以不太理解宝宝问的是什么东西大,爸爸妈妈想到的只有谁的地方大,你能给我说一下你看到的是它们什么地方大吗?”
孩子说:“麦当劳门口坐的是麦当劳叔叔,肯德基门口坐的是肯德基爷爷,谁大你们都不知道吗?”然后他又委屈地哭了。
这回我和他爸爸都拍大腿大笑起来。我们居然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孩子之所见,是因为我们真的过于用脑了,孩子才是真正用心地跟身边的事物在互动。美国灵性导师李尔纳所说的:“要跟当下的具体事物临在,就能避免活在虚幻的大脑里。”这一刻孩子就是我的灵性大师。
回想起我们的日常,身边的事物如此实在,真诚,具体,简单,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每个当下,但我们对这样实实在在真实具体的事物却是熟视无睹,偏偏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虚幻的时空中,消失不再的过去,不复存在的未来,虚构的心智制造物。
我刚说在寻思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哪里不究竟了,其实“思维方式”本身就不究竟,因为孩子根本没有思维,他只是用在日常生活里的“发现”来与我们互动(孩子明知道答案也要问我们的心里需要是想达到与父母心心相印)。但偏偏我们用的“思维”与他的“发现”对不上频,达不到孩子想要心心相印的需求,所以才委屈哭的。
人与人之间各有各的思维方式,各有各的角度,彼此之间经过摩擦,碰撞,而达至圆满的过程,也许就是造物主创造游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