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年度会讲今年的主题是“恕”,这个字既不在“五常”之列,也不在“八德”之属,但它在儒家的地位却是很高的。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在《论语》中有一段对话: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这是夫子鲜有的主动传道之处,也许在当时,曾子还差那么一点火候,然得师之点拨,就有可能豁然贯通。他出来之后,将夫子的“一以贯之”转换为“忠恕”说与了门人。从夫子这里,从曾子这里,从“道”这里,可见“恕”的重要性不一般。
《中庸》里面也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对此,朱子的注解是“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深觉这个解释很到位,虽然可能自己也不是完全懂。“推己及人”说明“恕”涉及到“己”与“人”两方,是人与人交往时产生的一种情愫(暂时用这个词表达)。而儒家本身就是一门谈论人与人相处之道的学问,或者我更喜欢用“长辈的娓娓道来”来描述。
会讲上,张祥平先生的一句话“用自己的心态历程去体谅别人的心态历程”,是大家引用最多的一句。我想这种体谅有时候是不自觉的,自然而然的,尤其是你在了解对方的时候。
《论语》中还有这样一句话,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知人”,也就更容易对他人产生“恕”;如果人人都是这样的心态,那相处起来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前天晚上百川说,借这个机缘,让大家在群里面分享一下周末两天参与会讲的心得体会。其实自己真的没有好好在听,有时候是在忙,不忙的时候又想休息一下,一时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当时正好在阅读杨老师的新书《孝道离我们有多远》,这本书也是在会讲上向杨老师讨来的。之前一直都知道有它的存在,只是觉得自己太忙,没有时间阅读,就并未向老师提及。会讲的时候,这本刚被拆开塑封不久的书,放在桌子上,我还是没忍住打开看了几页。被它封面上凹凸的文样感染,被杨老师精心的排版感动,被书中包含情感的内容吸引。得到这本书,一面是欣喜,一面是迫不及待的阅读。
书中第13页分析了“曾子之孝”的一段话: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
其实这段话自己一直就看得不太懂,只是简单的理解为曾子是“养志”,曾元是“养口体”,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认为曾子比曾元境界高。刚刚看了杨老师的梳理,才终于明白了些。曾子与曾元的奉养表面上都差不多,内在却是不一样的。曾子的孝,多了尊重,多了体贴。而“体贴”是很微妙的,是存在于内心的,只有自己才最清楚。我想这种“体贴”也是“恕”的体现吧。对父母体贴,我们称孝,对他人体贴,就是推己及人,就是恕。
书上还说曾元忽略了父亲内心渴望的主导权,让父亲觉得因为年老而无用消极,这是很不应该的。我想到了会讲的时候,钱逊先生,在我们想帮他拎东西的时候,他坚持自己拿着。我们为老先生拿东西,是对先生的敬重,然而成全先生的坚持,更是一种敬重,如果说为了成全自己所谓的敬重(前一种)而硬要去帮先生拿东西,这样反而让先生心里不畅快,就适得其反了。
子贡曾问过夫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夫子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后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尽皆知的,然而却很少与“恕”联系起来。而且我们平时在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通常是说别人的,希望别人多为我们考虑,却很少用在自己身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必得是高度自觉的人,就连子贡,夫子也说做不到。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贡虽然做不到,但是他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的“我不欲人之加诸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已经是在从自身的角度来思考了。在夫子的教导之后,也必定有所改观,有所精进。
较之子贡,我们常人相差甚远,更是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就算不能做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那么在与他人相处之时,在遇到事情之时,也应能反观自身。
自勉之语: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