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月
Vol.19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到了自己的楼层的时候,在电梯门打开之前,就有一只手迫不及待地放在了电梯关门键上。然后不等你跨出电梯门,就把关门键按的死死的。
不知道各位对这个现象感觉如何,反正给小编的感觉就是不礼貌。但也许这正是你习以为常,很随意的一个动作,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那不如趁此来个调查吧。
好了,不管你的投票结果如何,根据小编的观察和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按电梯关门键这个现象绝不是个别现象,而且其历史也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当时,国外的心理学家就发现过,电梯的关门键、过街按钮等是损坏频率比较高的几种设施。为了探究原因,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噪音实验。
心理学家把两批人分别关进两间音响室里,测试他们对噪音的忍受的程度。两间音响室唯一的区别是:A 室有一个红色按钮, B 室没有。心理学家事先告诉受试者,他会不断加强噪音的强度,并悄悄告诉 A 室的人,如果噪音大到他们不能忍受,就可以按那个红色按钮。但并没有告诉他们——那个按钮其实是假的,不管用。测试的结果是,A 室的人忍受噪音的强度要大大高于 B 室。
这个实验说明了,当我们认为我们拥有控制当下情况的能力的时候,我们的忍受痛苦的能力提高了。换个说法,给与人一些控制感,能够让人们感觉好些。而电梯里的关门键恰恰无意中满足了人们的这样一种心理诉求。
让我们想像一下,人们在乘坐电梯时的情景:在电梯提示超载前挤入电梯,按下楼层,可是数字只往上蹦跶了一个便停了下来,人们暗暗不满居然有人二楼还坐电梯。电梯缓缓开门,几个人从电梯最里面想出去,几秒钟的等待和推挤,电梯门缓缓关上,接着又只移动了一层便又停下了……试想一下,你在这样的一部电梯里,你会有怎样的心理体验。会烦躁、焦虑吧,是的,你需要一个渠道去发泄你的不良情绪。
但在哪儿呢?Bingo!就是关门键。
有趣的是,这一想象可以推广到日常工作中去。心理学家又发现,在那些工作氛围比较自由,领导懂得放权的公司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对较高,与上级的关系也维持的较为和谐;然而在一些管理严格,员工相对不自由的单位,员工则表现出较少的积极性,且更容易与上级发生冲突。
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员工缺乏一种对自己的“控制感”。有人说,小编你写错了吧,怎么是对自己,难道自己还不能控制自己吗?没错就是自己。
我记得有个品牌的广告语是“Make different”,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不一样,我的所作所为会产生不一样。然而当我不管作何选择,做好还是做坏都没有区别的时候。这就给了员工一种错觉,我不能“Make different”。没有了区别,控制感又从何而来呢?
一些老牌企业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是打标语喊口号,像什么“唤起员工主人翁意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职工当家作主”……把解决问题的矛头又重新指向员工。这么多年了,效果好像不明显。
再说回到关门键这件事上,据说国外人们乘坐电梯时都不会去按关门键,而且基本所有的的关门键都没用,是一种安慰剂般的存在。小编没出过国无法考证这个说法的真伪,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国内绝大多数的关门键是有用的。不过即使有用,小编也希望屏幕前的你在看过这篇文章后,少用关门键,或者起码当别人完全走出电梯后再按。
有人要说,我自己不按,但总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不要生气,你大可以安慰自己说——那不过是一个渴望控制感的小职员或者没有前途不懂管理的老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