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书中战后的新世界
处于新旧世界交接,整个世界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在经历世界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夹杂着英国工人阶级崛起,俄国沙皇被推翻,布尔什维克思潮波及资本主义世界,德国军国主义颓势显露等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事件接踵而至。新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当时的人们不得而知。
事实上书中的人们正处于充满希望与幸福的时刻,劫后余生惊喜地发现自己还好好地活着,经过激烈的斗争人民发现自己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最最重要的是经历过一战的残忍洗礼,一切都仿佛变得不那么重要。每个人都抓紧一切时间在战后的重建,斗争,变革中享受与家人,朋友,爱人,久别重逢的欢聚的喜悦与满足。当然此时人们的幸福并不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一个新时代仿佛正在向它们招手,充满快乐,美好,希望,蓬勃的朝气,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一切的将是他们尚年幼的孩子,他们拼尽全力在战后的废墟中摇摇晃晃地起身为未来的一代代人创造一个美好的和平世界。
可是事情往往没有这样简单,特别是如此前所未有的剧烈宏大的变革,旧世界尚在经历阵痛但新世界还远远没有到降生的时刻。迎接人们的只能是一波又一波更猛烈更痛苦的症状。
事实上一切看起来都是一波三折的。
带着全世界人们平等和谐和平新希望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意见,在巴黎和会上有很大几率的希望。可是国内议会已被反对党控制,对此提出强烈抗议。而极具凝聚力说服力,用格斯杜瓦的话说是能把复杂的政治问题给民众讲解清楚。然而想来言辞极富感染力说服力的总统甚至无法逻辑清晰地将他的心血阐述清楚,因为他正承受着深重的病痛。而当一切逐渐好起来时,总统的身体状况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全国巡回演讲,回到首都。而接下来的事情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十四点意见最终没有通过,巴黎协定最终变成了复仇的工具,强加给全世界更深重的灾难与隐患。
接下来是布尔什维克。看似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的主义存在逐渐失控之势。在俄国的格雷戈里看到,象征平等自由的委员们像贵族一样享受自己的特权却没有做些什么。而他的好朋友好战友,仅仅是参加了一次有孟什维克发言的机会(他们甚至都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就被秘密警察抓入监狱,而其他十几个与会成员没有格雷戈里的保护就被就地处决,格外触目惊心。而更为讽刺的是,战前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警察平斯基仅仅是因为鱼目混珠地参加了革命,就开始大肆搜捕处决所谓的反革命,编造荒诞的罪名,视人命为草芥,即使是对待做出巨大贡献的党内同志们。
当然最痛苦的是德国。被迫向殖民地一样被肆意分割,承受着巨大数额的赔款,忍受着来自全世界的职责与谩骂。看看茉沃二人经历了什么,沃尔特家族多年积累的财富,土地全部付之东流,贵族茉黛没有哥哥的支援甚至要在夜总会弹钢琴去用自己的尊严和姿色换取一点可怜的小费。两个老牌贵族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基本生活需求。住在狭小破旧不堪的公寓里每日早出晚归企图换一点可怜的面包,贵族尚且如此,何况平民哉。
看起来最好的是英国,煤矿工人的条件最终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工党成为占席位第二多的大党,工人的权益得到了伸张的机会。但贵族依然虎视眈眈,依然没有失势,静待反扑机会的到来。
事实上战争总来都是不公平的,沃尔特曾极度为自己的国家民族而自豪,尽管他极力反战。他的观点不是没有道理,战争期间所有协约国尚在简陋的掩体后无处藏身,而德国已经拥有三道相通的极度科学的战壕。当其他国家尚且可以享用咖啡,果酱,火腿却仍混乱不堪,德国人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秩序井然地发起进攻。巴黎和会上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可能用几个月都无法拟定出一份草案,而德国官员在一个晚上就可以拟定翻译发表出像样的停战协议。而英国在对法国的志愿上展现出可耻的自私与懦弱,甚至让爱国的菲茨伯爵冒着抗令的风险越级找法国军官协商。而即使德高望重的霞飞将军软硬兼施依然改变不了英军一天行军几十里的事实。可是德国在战败后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与不公,这对于一个军国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忍受的。
事实上书中对接下来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也做了一些铺垫(希特勒上台,二战爆发)。比如优雅传统的奥地利贵族伯尔特和他的军官朋友一起加入了以希特勒为党魁的党派且表现出极大热情,即使希特勒在不久后被逮捕,隐患已然埋下。
在二十年的时间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更残忍,更宏大,更惨痛的战争终将刺破这一代人的美梦与希望。似乎这一代人的付出与牺牲终将付诸东流,而他们的孩子将直面所有的不堪与终生的痛苦。比利的两个继女和两个亲生儿子,艾瑟尔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菲茨的两个儿子,格雷戈里的一个继子和一个亲生女儿,沃尔特的两个儿子,当然还有格斯未曾出世的的孩子们。事实上我们悲伤的发现,这一代将有更多更庞大数量的孩子去面对未来的至暗时刻,凛冬将至,万物都将寂灭。
事实上这一代人拼尽全力已换来的泡沫般的美好世界终将再次破灭,投入更加沉痛的深渊。事实上,这是一切变革的毕经之路,更不要说这是整个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变革,处在新旧世界交界处的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个小小的个体必将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痛苦难当却依然壮烈绚烂地活着,向死而生。
我很喜欢作者为这部小说选择的结局,在五个主要组合的结局中,被选择的不是茉黛与沃尔特的苦苦挣扎,不是格雷戈里见证的血腥处决,不是格斯眼中落寞的威尔逊,而是英国工人阶级的胜利,是新时代的代表艾瑟尔对旧时代伯爵的高傲宣战。在狭窄的楼梯上,艾瑟尔昂首挺胸地向上迎接充满可能性与希望的未来,而菲茨只能恼羞成怒地让出道路,灰头土脸地向下走进历史的故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