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频频在西方“出圈”著称的小巨人法国,又火了。就在前几天,马克龙发出惊人言论,他声称抵抗俄罗斯应“不设底线”。这番话一出,国际舆论上直接炸了锅。在柏林与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波兰总理图斯克举行“援乌峰会”后,马克龙3月15日再度重申,“不排除西方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可能性”,并强调“法国能做到这一点”。
马克龙如此强硬的态度,在西方也算是没谁了,似乎连美国都不敢这么激进。自俄乌开战以来,和其他西方首脑相比,马克龙反而是相对理性的一类人,他曾经多次反对俄乌继续打下去;在援助乌克兰金额国家排行榜上,法国排在第15位,只出了15亿美元。
马克龙的态度为何会突然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候站出来呢?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一个牵扯着大国权谋的黑幕。
自开战以来,以拜登为首的西方主战派一直秘密操控着俄乌战争的进程,随着特朗普的脚步距离白宫越来越近,美国大选还有不到8个月就将投票,民主党建制派实际上非常担心如果特朗普上台,乌克兰危机将朝着不利于西方设定的方向发展,这不但会损害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还会败光拜登政府在乌克兰的外交遗产。
深陷党争的拜登政府早已风声鹤唳,自身难保;美国之前的援乌拨款已于2023年12月耗尽。因占美国众议院多数的共和党人反对,美国国会至今未通过白宫提出的再划拨600亿美元援乌资金的请求。拜登只能“提前下手布局”身后事---寄希望盟友能暂时扛起反俄大旗,在美国大选前,稳住乌克兰局势,阻止虎视眈眈、随时还可能趁机西进的俄罗斯。
继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深谙“离岸平衡术”的拜登政府暗下决心,秘密交棒法国,怂恿、鼓励法国牵头,西方国家以自愿方式,以非北约名义公开驻军乌克兰,不战而屈人之兵;若法俄决裂,则两败俱伤,借刀杀人,仍可以使美国隔岸观火,居于有利地位,顺便也给未来可能上台的特朗普政府挖个坑。
部分西方国家为何敢无视俄罗斯手中的5000多核弹,公开要出兵乌克兰,就是因为已摸清了俄罗斯的真实实力和底线:俄罗斯对西方还抱有幻想,不想和西方彻底撕破脸;只要外国军队不侵入俄 本土,就不会动用核武。
拜登作出这一选择,也是深思熟虑,过去数年,美国最铁杆的盟友英国由于已“脱欧”,不适于领导欧洲抗战;而德国也不能被选为保护欧洲兄弟们的老大,主要的还是历史原因,二战后,德国身为“战败国”是不被允许拥有常规军队。由于冷战的缘故,德国被逐渐松绑,如今也拥有自己的军队,但依然有许多的束缚;还有就是美国对德国不放心。
法国出任了,2024年3月12日,法国国民会议就马克龙总统提出的议案进行投票,之前,马克龙表示:如果乌克兰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法国将正式出兵乌克兰,阻止俄罗斯取得胜利。投票结果非常意外,高达392名议员投下赞成票,只有99名议员投了反对票;拜登成功了!
俄乌战争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