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花言巧语2022-07-27

散文大家孙梨说他不喜欢应酬,我也是,不喜欢应酬,不喜欢热闹场面。因而我也不喜欢接近领导,更不溜须拍马。这也许是所谓“文人”的通病吧。对于别人的溢美之词,我也权且听听而已,并不会当真。因为我知道那些好听的话其实没什么实际意义,只有中肯的意见我才最喜欢。

在一个大型活动上遇到了三名同事正往前走,走在最前边的同事回头发现了我,立即打招呼,另一走在最后的同事也回头打招呼,而走在中间的同事没有回头,假装不知道吧。那名没打招呼的,我能理解她,也不会因此有什么成见,但我此时还是对两名打招呼的同事有一些好感。

性格如我者,尚如此。可见那些有权有位爱权爱位的人,更是有多么喜欢别人的尊敬和恭维,更是多么喜欢别人的甜言蜜语。历史上因听奉承话而被迷了心窃,进而误撤将领、误用奸臣,误sha功臣、忠臣的比比皆是。

楚怀王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楚怀王被那些当权者的谄媚言语所蒙蔽,对屈原的正确计谋听不进去,两度放逐屈原。自己也因不听屈原劝阻中了秦的离间计断了与齐的关系,遭秦攻击时孤立无援被秦国打败,后来又被秦国诱骗入秦而被囚,最终自己也死在了秦国。

另一个因听信谗言而误国的例子,主角是赵国国君赵孝成王。与秦冰力相当的赵军在经历三年争zhan后虽处于劣势,但在主将廉颇的坚守下,秦国还是无法取胜。于是秦相范雎就派人去赵国重金收买了赵王身边的人,让他们在赵王面前说秦国怕的是赵括,而廉颇却畏战,于是赵孝成王就听信了这些话,即使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劝谏都没用。秦国又通过启用白起和增加冰力,致使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赵括所帅的赵兵大败,40万士冰被坑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伍子胥被楚平王迫害,逃到吴国,与孙武共同帮吴王阖闾大破楚军,占领楚都,称霸一时。阖闾死后,夫差续位,打败了越国但没有灭掉越国,却集结重兵北伐齐国。伍子胥向吴王分析吴国当前的主要威胁在越国。夫差不听,却听信伯嚭的谗言,迫使伍子胥自杀。后来的结局,是留下的越国这一祸患,让夫差身死国灭。

能分辨是非的“明君”就真的很难得,是值得人称道和敬佩的。

苏秦在燕国被国君委以重任,他的对手自然总是想方设法排挤他。有人在国君面前说他的坏话,秦穆公却杀了良马把良马肉给苏秦吃,以表他对苏秦的器重和信任。白圭原来是中山国人,因指挥作zhan丢失六城被问罪而逃到了魏国,帮魏国打中山国取得大胜,这时有人对魏文侯进谗言,而魏文侯却把夜光璧赐给白圭,以表示对他的信任。西汉时的梁王,有反意,邹阳劝谏阻止却被下狱,邹阳写了《狱中上梁王书》以表忠心,梁王认识到邹阳的正确,放了邹阳,并因其进谏之功而让邹阳成为座上宾。这就是梁王的英明之处。(文/罗名旨 作者为媒体编辑。)(因敏感词,不得不写别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贾邹枚路传(二)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他是齐国人。汉朝建立后,各诸侯王为了治理好封国...
    黄河歌者阅读 4,690评论 1 10
  • 鲁仲连邹阳列传(三) 邹阳(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29年),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他曾经到梁地...
    黄河歌者阅读 4,773评论 1 6
  • 早上有朋友打电话,说完正事后,又聊了些其他的。虽然和这个朋友相识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大家思维在同一个频道上,交流起...
    May的日志阅读 3,561评论 2 3
  •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汉语成语,指有的人相处到老还是陌生的,有的人停车交谈便一见如故。比喻感情的厚薄不以时间长短来衡...
    JoyceZhao阅读 1,826评论 0 4
  • 今天学习了成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百度了一下释义和出处,分享: 【释义】倾盖:停下车子,指初次相逢。白发如新:意...
    简云儿阅读 6,266评论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