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足不出户的这段时间,心情清明疏朗,甚至体验到一种很久违的快乐。
这种快乐不是来自于故意偷懒、整天无所事事,而是一种来自生活的纯粹的快乐。
我不再为繁重的学业而担忧,因为每一天都在做些什么;
我不再应付地对待一日三餐,一个人吃饭变成了热热闹闹的一群人,让每日三餐都有了足够的分量。
我不再着急地争分夺秒,有时累了甚至会躺在床上小憩一会。
我会在清晨起床给自己下楼倒一杯柠檬水,然后站在后门外的小菜园子里,观察日出的种种情状,大口地呼吸农村新鲜的空气。
我会绝大多数的下午,扒着房间的窗户去看落日黄昏的风景,观察头顶的那一片天空、白云、阳光一分一分的变化。
天气晴朗时,上午九点,阳光会透入玻璃窗纱洒入房间的粉色棉被上,镀上一层明暗有致的光韵。
每当这时,我会停下手头正在做的事,望着房间里的一切:床被染成了浅粉色,书橱被染成了淡黄色。而我坐落在房间阳光最少的地方,满怀欣喜地看着这一切。
午休结束后,明喆几乎每天都会变着法子为我和老弟做各种各样的下午茶,通常是芒果、哈密瓜、红柚子、冰糖雪梨。
前两天,午休之后,自己下楼炸了两份火腿肠。将切好的火腿肠一段段放在油锅里,看它们在锅里翻滚,直到煎至外皮酥脆金黄,之后分成两份装在两个小碗里,再一段段串上竹筷,洒上些许辣粉。一份给我和明喆,一份给老弟,中间递了一份给正在睡觉的老妈。
到下午将近五点,明喆会喊我去打羽毛球。我技术不是很好,明喆像个教练,总是叫动起来。
之前,我总是感冒鼻子不通,运动是为了出汗排毒;后来,估计他是怕我足不出户,一天天变胖。
每天都有时光可恋,有人可伴。并不觉得清闲,也不觉得烦闷,把这段日子用来放空自己的头脑,梳理过去的点点滴滴。
2.
有时候,作为学生身份的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竞争、焦虑。我们被推着往前走,每个人都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一旦你决定停下来,而其他还在全力运转,就会有一种落后感。这种感觉会推着我们不敢放松,每时每刻都逼迫自己启动、再加速、再更新迭代。
生活不再变为拥有生活本身的样子,我们让自我在社会上的标签主宰了自己的全部。
学生,就应该整天埋头学习,时时刻刻面对升学、分数、成绩的压力;职场人士,就应该整天工作,时时刻刻面对升迁、竞争、生计的焦虑。
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最近这几年,明显感觉到群体的焦虑。这种焦虑不是来自于当下,而是看不见的以后,包括工作、薪资、买房买车。
群体的焦虑是伴随着时代的趋势。
知识付费时代,我们被卷入不断强调输入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形态塑造中,学习各种方法、技巧,恨不得什么都是速成的,但似乎忘记其实每一天的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知识宝库。
我们从一日三餐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谈话中,从瓜果蔬菜的生长中,从家用物件中,都能得到种种智慧。
在家的日子,几乎每天都会花时间在厨房转悠。明喆削水果时,我望着他拿的水果刀,对他说,这种水果刀的设计真实用。倒水的时候,我对明喆说,这种瓶塞的设计者真有智慧。
我对他说,所有的发明越是贴近生活越伟大。我不懂科技发明,但生活告诉我,越具有实用性的,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便利感的,越是好设计。
因为,无论文学、科学、哲学等等学科,都是为了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一旦脱离生活实际,就会变成水中花,镜中月。
说这些的目的是,无论我们处于何种标签身份,除了标签之外,还应该拥有完整的生活。
至少有一段时间,需要给自己的日子腾出一些空间去容纳除标签之外实实在在接地气的生活。
如果是学生,除了完成学业,趁不能出门的疫情阶段,不妨每天花点时间去家里的厨房、客厅、菜园等任何你以前不在意的地方看看,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3.
最近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书写的是一个大山女孩成长的经历。
作者塔拉是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童年与废墟场的破铜烂铁为伴,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机械的轰鸣声。坚守父亲所灌输的不上学、不就医的真理。
专制的父亲、软弱的母亲、暴力的哥哥、封闭保守的家庭、长期的宗教教育......这些并没有束缚她寻求教育的渴望。她自学通过了杨百翰大学的入学考试,后一路进入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深造。
作者塔拉在书中写道:“我所有的奋斗,我多年来的学习,一直为了让自己得到这样一种特权:见证和体验超越父亲所给予我的更多的真理,并用这些真理构建我自己的思想。”
她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学校教育中,一直都在寻求用自己的知识、头脑,去摆脱父母所灌输的思想认知,形成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真理。
她不想终生依附他人成为什么人,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受、经历、视野蜕变成为内心真正的自我。
在多年之后,她写道:“那天晚上我召唤她(以前的她),她没有回应。她离我而去,封存在了镜子里。在那一刻之后,我做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由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选择。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在塔拉眼中,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从而一遍遍的重塑自我。
看似这本书是一部励志人生的书写,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作者塔拉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思考,这种探寻贯彻在她的一生,特别是在接受传统学校教育过程中。虽然她在十七岁之前并没有上过学,但是她已经拥有有别于大多数接受学院教育的学生不一样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才是决定她一生走得更远的核心。
是以往的生活经历以及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对真理、对求知的欲望,使她蜕变成了真正的自我。
有时候,人一旦想清楚自己追寻什么,想成为什么,对生活的反思、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无形中更新迭代。
而很多时候,人们太在于外界的评判,纯粹知识的灌输,而很少去反观内心的世界。
很明显地现象是,当一部分大学生群体想要考证、升学、就业时,他们的本能做法是寻求外界的声音,向各种前辈打听考证难不难,竞争大不大。
殊不知,有时候,他人的认知会限制自己看待事物的眼光,从而使自己活在对事物的恐惧中,甚至埋没自己的内在潜能。
无论什么时候,更需要做的,是花更多的时间向内探求自我的声音,剩下的,仅仅是一步步的落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