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赵玄德最终还是没能掰赢历史的手腕,做为长子的他,没有赢得父亲南越国明王赵婴齐的信任;弟弟被害后,接替国君的他,做为南越国第五代王被宰相吕嘉架空,拒绝顺应历史的潮流,在迎来汉武帝十万大军的同时,也葬送了曾祖南越国武王赵佗建立的百年基业。可谁又曾想到,那时人去楼空的家宅竟会在千年后门庭若市,甚至人满为患。或许,物是人非,正是时间的可恨,也是可爱之处吧。
(二)
汉末起义,三国争雄。诸葛亮为联吴抗曹,亲赴东吴,舌战群儒,孙权手下一番能臣皆败下阵来,其中一个名叫虞翻。
虞翻,三国名士,恃才傲物,有功绩,同曹魏之祢衡,因多次心直口快,得罪孙权张昭,后被流放交州(今广州)。举家迁来广州的虞翻,住进了赵建德的府邸,并在家宅中新办学府,讲授《易》学,同时为《老子》、《论语》等作训注,门生数百人。岭南气候湿热,虞翻便在宅院中种下三千棵柯子树。
虞翻一生都没能得到孙权的原谅,当孙权因没能采纳虞翻给出的建议而后悔时,虞翻已经逝世。为了平复心中的惭愧,孙权安排其家人重返故乡。虞翻的家人便使人修复家宅,并舍其一座为寺,以继虞翻教育之学,取名“制止寺”。
(三)
三百年后,政权频繁交替的南北朝。此时的珠江口,商贸繁荣,人来人往,在这繁忙的人群中有一位不速之客第一次踏上东土。其模样蓬头垢面,单衣赤足,却浓眉大眼,佛骨仙风,异人异相之事不胫而走。当时刺史萧昂,深究佛法,听闻后便心领神会,立即率同寮迎接,因日落时分,便将其请往法性寺暂住。
府吏护送这位不速之客来到这里,说明来意,并呈上刺史手书一封,知客僧速禀广智主持。广智大师失态一惊:“难道是他?”。回神过后,心中充满法喜,便知会知客僧,通知全寺,以最高礼遇迎接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佛祖。
一时间,殿内殿外,喧腾如沸,腾禅房,摆灯案,备斋饭,分外忙碌。广智法师也更衣完毕,出殿恭迎达摩。达摩一听“广智”二字,亦是惊喜异常,早闻中土“天下佛门五大圣地”之法性寺住持广智法师乃一佛学奇才,胸襟坦荡,更是对其倡导门派各立的佛门“异宗同源”之法论心生敬佩。广智,广智,广智,广结善缘,深藏睿智的大师啊!
二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后续交谈甚欢。一日,菩提达摩邀请广智大师一同前往官府,请求开设讲坛,布法传道,刺史萧昂觉知此事甚好,便鼎力相助。至此,达摩就正式将从印度带来的禅学撒在了中国的土地上,禅学也在后世的发展中演变成了禅宗,并验证了达摩的预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本身也在轮回,后人总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致敬前人。一两百年后的唐朝,义净法师从广州光孝寺出发,西行求法,历时三十余载。在义净法师西行求法的同时,义净法师(635~713)的同辈人,惠能(638~713),却接过了达摩的衣钵,且回到了达摩的起点光孝寺,正式剃度出家,开启了中国禅风。
那日,天高风轻,晴朗无云,光孝寺主持印宗法师开坛讲《涅槃经》,课间,下座二位师父仰见一幡随风飘扬,便各执一词,辩说起来,一位说幡动,一位说风动,此时,一旁的惠能上前说道:“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话闭,即刻震惊四座,消息随即传入印宗法师耳中。主持听闻,便知见解高深,来者乃高人,立即下坛请问:“久闻黄梅法衣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答曰:“不敢。“于是请出衣钵,印宗法师合十欢喜,后为惠能剃度,并拜为上师,请上说法。由此,惠能开启东山法门。
(五)
再四百年后,南宋绍兴年间,法性寺改名“光孝寺”。
又过三百年,明朝成化年间,敕赐光孝禅寺匾额。
(六)
再后来,战乱不断,寺庙败落,命途起起伏伏,清净之地,一度被世俗占据挪用,落满世尘。
终有天明之时,如今的光孝寺乃广东省佛教协会及广东佛学院所在地,千年古刹,焕发新颜。
因为你,它已在此,静候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