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最后一天来阅读《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
这本书读到这,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的感受应该是:觉得每个人好像都能够通过学习财商,然后赚到钱,摆脱现在的一个财务状况,对不对?
这种书就是这样的,你读完了之后的快乐来自于两个地方:
第一,这本书本身确实内容不错,更新了你以前的一些认知;
第二,你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一定能做到,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也能够像他一样。
这是我们读完这本书之后的一个感受,大部分人的感受。
这本书读到现在,咱们已经知道了好几个关于致富的秘诀,这是我们前四天的内容。
接下来,当你想要在生活当中去实践这些秘诀的时候,你会发现遇到问题了,大多数人其实读完这本书之后,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原因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在这条路上实际上障碍重重。
学习就是一切
我们先说第一条障碍,就是大多数人不懂得怎么学习,他们就是为了钱而工作的。
我有个朋友,他天天跟我讲,他做的辣酱比老干妈做的辣酱更好吃,他说老干妈辣酱都吃不下去,他自己的手艺更好。
然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没有把你的辣酱做成老干妈?”
后来想了想,他说:“好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但其实中间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汉堡比麦当劳做的好,认为自己做的饭比饭店做的好,但是因为不懂得销售,也没有商业体系,所以他就只能成为一个做汉堡、做辣酱跟做饭的人,他不会成为老干妈,不会成为麦当劳,也不会有一家饭店,这就是其中的区别。
作者在这说了一个他的故事,我觉得是我周围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我们这一行有很多人会写书,但你会发现,有些人写书的能力很好,他们那些小说,他们的遣词造句,他们的构思都特别棒,但是他们的书就是卖不出去,我们当中有一批人是冷门高手。
还有一批人,就是书写的不咋地,但是特别懂得抓读者的心理,所以他的书就会变成畅销书。
你看,这两个title(称谓)是有区别的,一个叫做畅销书作家,一个叫做作家,作家比畅销书作家写的好,但是畅销书作家比作家的书卖的多,区别就区别在“畅销”这两个字上。
所以作者作为一个畅销书作家,他在给另外一个作家提出建议的时候,他认为这个作家应该学一学怎么销售,学一些市场营销,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对方就翻脸了。
因为对方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是艺术品:我是有很高的追求的,你让我研究怎么卖,怎么可能?
所以他就成为了作家,也就是各人有各路,他没有说好或不好。
但确实,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的话,除了学习做一个作家之外,你还必须学习怎么畅销。
所以罗伯特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只有一个技能,你得去学各种各样的东西。
你在大学的时候是有专业的,然后到社会上,你会发现大多数人也在提倡一定要专业,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上去做精进。
但是这样会造成一个结果是什么?就是某一天,一旦你的技能不再被需要,你就会发现没有办法从一个行业,转到另外一个行业,你基本上就会被抛弃掉了。
我有个叔叔,他从政府部门退下来以后,什么都不会干,发现这个人一点能力都没有了。因为他最大的能力,就是去处理体制内的那些事情,出来以后,立马没法适应,就是他的那些专长没有地方发挥。
这就是你只重视自己的专业,只学习某一个技能的后果,所以对这样的人来说,什么最重要?稳定,对他们来说,稳定的工作就是一切,他们毕生的追求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罗伯特的穷爸爸就是这种人,但他的富爸爸从来都不这么想,他的富爸爸认为,不断的学习才是一切,各行各业你都要懂一点,不是门门都要精通,但你一定要懂一点。
罗伯特正是富爸爸这种理念的一个执行者,他在上学的时候学了一些关于贸易相关的专业,在穷爸爸看来,学这个专业将来就是要去船上找一份工作,当船员,就跟咱们现在很多人学金融,在父母看来,将来就是要去银行找一份工作是一样的,但是他的富爸爸知道,他在学习的是国际贸易。
然后罗伯特在上学期间,就会跑货运,跑海上货运,他的富爸爸那个时候就告诉他:“你的机会在哪?不是在欧洲,不是在美洲,你的机会在太平洋附近的那些亚洲国家,那才有机会。”
所以他就一直在向印度、大陆、香港这些地方穿梭,而同时,他的同学在欧洲旅游,在做一些联谊活动。
等到罗伯特从石油公司辞职,加入到海军陆战队的时候,他的穷爸爸就说:“为什么你要服兵役,你完全可以免服兵役的?”
但他的富爸爸就知道,他是去学习管理的,因为领导才能在富爸爸看来,是非常重要的。
等到他退役以后,罗伯特就到了施乐公司,施乐公司是做打印机、复印机这些东西的,那时候他的工作职位就是一个销售员。
他的富爸爸就知道他是去学销售的,因为罗伯特是一个害羞和内向的人,但是他的穷爸爸觉得做销售很丢脸,这不是一个知识分子应该选择的行业。
后来罗伯特就自己开始做公司,到现在还在做国际贸易相关的一些业务,他在行文当中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工作比破产强一点。”
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这样,他在工作当中什么都学不到,就为了钱而工作,每个月拿那份工资,一辈子都在乞求一个稳定的工作,早早就不学习了,这就是自断前程。
罗伯特说:“你一定要学,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去学销售和对市场营销的理解,这是每个人都要必备的技能,只有拥有了这些技能,你才会跟人打交道,才会跟家人打交道,才会跟公司的客户打交道,才会跟整个社会打交道。”
这是我特别同意的一个观点,因为大家想想,钱是怎么赚来的?
赚钱就是你需要把别人兜里的钱揣到自己兜里,是不是?让他把兜里的钱掏出来,放到你,所以你要不要了解他们?你要不要知道怎么去销售?你要不要知道怎么去营销?
所以罗伯特说,销售营销这些相关的知识,再说深层次一点,就是对人的理解,情商方面的东西,说话方面的技能,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核心技能之一,没有这些,就没法赚钱。
以上,就是罗伯特分享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你一定要学习,不断的学习就是一切。
但是很多人在生活当中,之所以发不了财,赚不了钱的原因,就是早早就停止了学习。
这就是你读完本书以后,回到生活当中,在实践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之一,因为不学习,所以就赚不到钱。
财富之路的障碍
还有一些困难,他认为也会阻挡人们的财富之路。
这些困难包括恐惧、愤世嫉俗、懒惰、自负和一些坏习惯,这些东西你通通都要克服,你才有可能赚到钱。
大家想想,整个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最难的是什么?最难的不是你把本书读完了,最难的不是你的认知上革新一下,实际上最难的,人跟人之间的区别就在这,就是有些人不能克服恐惧,不能克服懒惰,也不能克服自己那颗愤世嫉俗的心,更克服不了自负的自我。
克服恐惧听起来特别简单,但这也是我近几年的感受,我发现有些人的潜能之所以没有办法发挥,就是因为太恐惧了。
因为恐惧,所以不敢尝试,就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就没有了一切,你就只能在你稳定的工作上,继续一辈子工作下去。
而克服恐惧的前提是什么?分享一点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对失败的看法,决定了你怎么看待一个机会。
我们人群当中,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有这样的心志和心力,他们能够把失败和失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但是大部分人不能。
大部分人都在追求完美:我不要犯错误,我不要被人嘲笑,我不可以失败,我也不能跌倒,不然我就接受不了。
这是这大部分人的想法,所以你看,克服恐惧说起来简单,但你再往下看,它是一些深层次的价值观的东西,失败有没有价值,就决定了你怎么看待机会,决定了你能不能迈出那一步。
还有,你再看克服懒惰这四个字,是不是也特别的简单。
克服懒惰一定要自律,每天我们都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章,但是特别难做到。
罗伯特就给我们举了一个小例子。
以前他看到一个东西买不起的时候,然后他的穷爸爸就会跟他说:“咱们买不起这个东西。”
但富爸爸却告诉他,你永远都不要说这句话“我买不起”,你要转变一个思路,你要问自己“我如何才能付得起?”,这样才是一个开启思考的过程。
而大多数人就是“我买不起,我做不到...”,然后这件事情就结束了。
这就人跟人的区别,所以这些词汇都是听起来简单,但是在执行过程当中都很难,他跟思维,跟一个人的价值观都是有关系的。
我觉得学习财商,实际上并不难,但是去改变你的这些思维和价值观是很难的。
开始行动
本书的最后一节特别简单,名字叫做“开始行动”。
开始行动就更不用多说了,更难。你每天都在做选择,到底选择做这个,还是做那个。实际上,做对一个选择是很困难的,改变以前的做法是很困难的。
所以开始行动作为本书当中不大的一个篇幅,但却是读完本书以后,人跟人之间开始有差距的一个起点。
小结
以上就是咱们今天学习到的内容,罗伯特告诉我们三点:
第一,不要为钱找工作,一定要学习;
第二,克服那些困难,包括恐惧、懒惰、自负;
第三,一定要开始行动,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个重点。
到现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已经读完了,它作为一个财商的入门书,通俗易懂,而且教给你的知识完全可以革新一些人的认知。
在这本书当中,我们学习到了几个关于财富的秘密:富人不为钱工作,一定要学习财务知识,要关注自己的事业,可以白天上班,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然后要学会利用公司的力量,要投资不要光储蓄,还有学会不要为钱工作,克服困难,开始行动。
本书到这,跟大家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