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学家、词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二、摘录
1、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注:杜牧《赠别》诗中说道:“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秦观显然化用了这句诗,用相同的夜月春风追忆着当年与娉婷佳人的珠帘幽梦。怎奈幽梦早已飘散,柔情随水而逝,欢娱都成过往,只剩下自己心头铲不完、除不尽的愁恨,伴着飞雨飞花,像枝头的黄鹂那样,又渐渐地浓郁起来。
2、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这又是一首专主情致的词,咏唱的是秋日离别时的伤情。
唐代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3、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诗经·小雅·大东》中就注意到牵牛与织女二星隔银河相对的星象。“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更是将牵牛织女拟人化,抒发了男女恋人因隔河相望而产生的痛苦相思。后人多以牛郎织女聚少离多,不能相会为恨,言说人世的思恋痛苦。
纯洁而永恒的爱情是人间最美丽的向往,又是人间最虚幻缥缈的理想。如此将爱情的恒久寄托在两人的真情上,其实也是人情在面对时光与距离的时候感到的无力,只能将其寄托在看似乐观通达的忧伤之中。
4、踏莎行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到底谁是真的有幸?郴江能够环绕郴山是有幸的,而终究与自己一样远离故乡却是不幸的。郴江出山后,向北流入耒水,又北经耒阳县,至衡阳而东流入潇水湘江。你本来生活自己的故土,和郴山欢聚一起,究竟为了谁而竟自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呢?
5、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人生的千万重伤感都可以归结到空虚。所以飞花似梦,细雨如愁,轻飘到似乎感受不出半分重量,但这潜藏在人心底的时间惆怅却总是最为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