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注析》——击鼓(札记)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是卫国戍卒思归不得的诗。关于诗的时代背景,《毛序》、《郑笺》及三家诗都认为是春秋鲁隐公四年夏,卫公子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共同伐郑的事。王先谦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考出孙子仲即公孙文仲,与州吁同时。但姚际恒《诗经通论》提出异义,

他说:此乃卫穆公背青丘之盟救陈,为宋所伐,平陈、宋之难,数兴军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诗也。其时卫有孙恒子良夫,良夫之子文子林父。良夫为大夫,忠于国;林父嗣为卿,穆公亡后为定公所恶,出奔。所云【孙子仲】者,不知即其父若子否也?

他说:这是卫穆公背弃青丘之盟的盟约,出兵救陈国,讨伐宋国,调节陈国与宋国的关系,频繁调动军队,其下属怨恨卫穆公而作这首诗。当时候卫国有孙恒子良夫,良父膝下一子名为林父。良夫为卫国大夫,忠于卫国;林父继承父亲的职位,为卿,穆公死后,卫定公厌恶孙良夫父子,于是孙良夫父子逃出卫国。诗中所说【孙子仲】,不知是不是讲孙良夫或他儿子孙林父呢?

可备一说。

清喬億言此诗乃【征戍诗之祖】(剑溪说诗又编)。全诗五章,前三章概括了从应征入伍至行伍涣散这一过程,笔墨简洁,揭示深刻。通过陪衬和烘托来突出主题,是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值得注意之处。第三章对丧马归林、失伍离次的描写,表现出当时士卒的怨愤叛离之状,于生动具体的形象中寄意,倍觉真切。这是征人思念家室之作,其所欲言,不单在于从军之苦。第四章笔锋一转,忽追述当日执手相誓、期以偕老之事,与前面所写的战乱景况相对照,更加显出此日情状的可悲。末二章所表现的情境,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甚大。如托名苏轼的《别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杜甫的《新婚别》,写征人与家室的别离之恨,均深得其意。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镗:击鼓声。其镗等于镗镗。齐、韩诗镗作鼞。《说文》:镗,金鼓之声。鼞,鼓声也。王先谦《集疏》曰:用兵时或专击鼓,或金鼓兼。鼞、镗字并通。

兵:兵器。不是指兵士。王筠《说文句读》:秦汉以下,始谓执兵之人为兵。按兵为会意字,本义是军器。到战国始引申为兵士。如《战国策》:兵始出。

土国:在国内服役土工。

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墙。【土】和【城】在这里都作动词。土可训为役,城可训为筑。

漕:卫邑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南行:指下章【平陈与宋】之事。朱熹《诗集传》:卫人从军者自言其所为,因言卫国之民或役土功于国,或筑城于漕,而我独南行,有锋鏑死亡之忧,危苦尤甚也。

卫国从军的人讲述自己的行为,提到卫国百姓有的在国内服役土工,有的在漕邑修筑城池,而“我”独自往南去,面临战争与死亡的危险,处境更加危险艰苦。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是卫国的世卿,当时任南征的将领。

平:调节两国之间的纠纷。《左转·隐公六年》杜注:和而不盟曰平。

按《左转·隐公四年》: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等到卫州吁即位,打算报复郑国对卫国先君的仇怨,而去讨好诸侯以安抚百姓,派人告诉宋国说:宋国如果讨伐郑国可以消除对宋国的威胁,宋国为领导,卫国提供军赋,并联合陈国、蔡国,这就是卫国的愿望了。宋人同意了。于是陈国、蔡国与卫国关系友好,所以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一起讨伐郑国,包围其东门,五日返回。

不我以归:这句是倒文,即【不以我归】,不让我回来。

有忡:即忡忡,心神不安貌。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爰:与【于何】、【于以】同义,意为在何处。

丧:丢失、丧失。王先谦《集疏》:今于何居乎?于何处乎?如何丧其马乎?求不还者及亡马者,当于山林之下。军士散居,无复纪律。

朱熹《诗集传》:见其失伍离次,无斗志也。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契:合。

阔:离。

契阔:叠韵,是偏义复词,偏用【契】义,指结合。闻一多《诗经通义》:死生契阔,犹言生则同居,死则同穴,永不分离也。

子:指作者的妻。

成说:定约、结誓。这一章回忆当初与妻子分离定约的情景。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于:同吁。

于嗟:感叹词。与《驺虞》【于嗟】表美叹者不同。

阔:道路辽远。《尔雅释诂》:阔,远也。

活:聚会、聚首。马瑞辰《通释》:活,当读为【曷其有佸】之佸。《毛传》:佸,会也。佸为会至之会,又为聚会之会。承上【阔兮】为言,故云不我会耳。

洵:鲁、韩诗作夐,洵是夐的假借字,久远。《广雅》:夐,远也。这里指别离之久。

信:守约。末章嗟叹夫妻远隔久别,对兵役已深表怨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