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求职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找工作之前,要先好好了解一下求职的各个知识点。找到工作后,有哪些重要手续需要办理?
一. 就业推荐表
经过学校相关部门审核盖章的用于毕业生就业的正式推荐材料,包含毕业生的基本信息,用于证明毕业生的就业资格、申请人事接收函、报考公务员,及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注:每个毕业生只有一份,待填写完整后可保留复印件。求职时尽量使用复印件,慎用原件。原件只在签约落户时使用。
二、就业协议书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又称“三方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各持一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后签署三方协议,学校据此为毕业生进行派遣。
注:三方协议最重要的作用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三、就业报到证
原称“派遣证”,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印刷,分上下两联 ,上联交毕业生本人报到使用,下联由学校装入毕业生档案,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
注:签订三方协议后,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上报就业方案,审批通过后为学生办理报到证,每年7、8月毕业生毕业前领取。报到证是人事关系接转的依据,是办理户口、档案的凭证。延期毕业,可等到毕业时再办理相关手续。
四、档案
指人事档案,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它与职称评定、办理各种人事手续、工龄计算、养老等都有关系。
注:如果没有找到心仪的单位,可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经学校同意暂留学校,按照政策学校只代为保管二年。如超过二年未落实工作,学校会将档案转至生源所在地。
五、户口
是办理身份证、护照、签证、公证、购房保险、结婚、生育等事宜的必备材料,直接关系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注:入学时户口迁到学校的毕业生,如果毕业时不主动前出到目的地,学校一般会将户口打回户籍。迁移时,由学校公安派出所开具户口迁移证,毕业时再注明的有效期内,带上户口迁移证和报到证,到户口迁移证上的地址办理落户手续。入学时户口未迁到学校的毕业生,按照工作所在地户籍管理要求到原籍所属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六、派遣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户口档案关系并签署就业协议书,学校再学生毕业时直接将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转至用人单位的一种形式,即“一次性就业“。
注:派遣与“签就业协议”的就业形式相对应,即对签署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采用派遣方式。毕业时发放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将户口和档案转至用人单位。
七、二分
又叫“二次派遣”,是指毕业生毕业时仍未落实工作单位,或落实的工作单位不接收户口和档案,同时也无国内升学等其他去向,学校将其派遣回生源省区,由生源省区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再省内为其办理推荐、派遣等与就业相关的工作。
注:“二分”与签劳动合同、开具用人单位证明、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就业形式相对应,毕业时报到证、户口迁移证中的单位名称为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
八、人事代理
是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接受用人单位或个人的委托,为其提供系列的人事管理服务,负责保管人事关系档案、考评技术职务、调整档案工资、核定工龄、接转党团组织关系等。
注:继续考研、出国、自由职业和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或者未就业而打算继续就业的毕业生,最好在生源地采用人事代理的方法来保管户口和档案。
九、了解一些求职时的名词
生源地:指考生的来源地。生源地的填写需明确至地级市一级,如重庆市渝中区,河南省焦作市等。
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有统招、定向、委培、自费等。毕业生应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严格按照原培养方式就业。
学制:学生的学制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修业年限进行增减。
专业:学生的专业是由招生时确定的,专业名称不等同于专业方向,须严格按照教务部门的要求确认填报各种表格。
十、应届生就业流程
1.就业协议书(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又三方)
2.报到证(须携带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转移手续)
3.签订劳动合同(如果需要迁户口,报到时需拿《户口迁移证》)
4.暂缓就业(未找到工作或延迟就业可申请暂缓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