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人最初都是孩子,已经长大的大人却慢慢忘记了曾经的童真
《小王子》的首页上有一句话:“献给这个大人从前当过的那个孩子,所有大人最初都是孩子。”
曾经的孩子长大了,变成了现在的大人。
现在的大人被 “车子,房子,票子”这三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来。
慢慢地,大人们开始喜欢将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标上“数字”。
用多少钱,花多少时间,逛多少个景点?
去的那个地方,是否有名,是否能惊艳朋友圈,是否能获得很多个点赞?
数字化了这一切,也丢掉了曾经的童真。
现在的我们:
不再会为旭日东升的那一粒咸蛋黄而惊呼,
而是沉溺于地心引力的眷恋,久久不能自(赖)拨(床);
不再会为成群结队的那一群牛羊而兴奋,
而是思考于他们是不是无添加纯天然饲养,肉质是否饱满;
不再会为一望无垠的那一片草原而雀跃,
而是打着算盘估算建成房屋后的那一大沓毛爷爷。
累了,倦了;
开始怀念儿时的小美好,
开始想念童年的小纯真;
逃离数字的枷锁, 给自己放一天假;
放出藏在心里的那个小淘气或者小顽皮;
像孩子一样大声笑,大步跑;
嬉笑打闹,玩得没心没肺;
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12月9日,大雪节气后的第一个周末,气温暖得我以为跑错了季节。
秋意恋恋不舍,冬寒姗姗来迟。
一大片金灿灿的草原就这么措不及防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绵绵延延,一个又一个山头,铺满了视野。
每个大人心里的那个被关了很久的小野兽,在这金色的诱惑下蠢蠢欲动。
只要一个诱因,一个契机,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那个许久不见天日的有着孩子气单纯的“小野兽”就会挣扎而出。
“会放风筝吗?要的可以来领。”
消息一出,小朋友们纷纷响应。
只有大人们还在扭捏,内心戏丰富:
是该放下包袱去回味小时候放风筝的乐趣,还是该放弃这无意义的虚度消遣呢?
“这个怎么放啊?”小朋友仰着头,向身边的大人们请教。
“我教你,这样……,你看放上去了。你再去拿一个风筝,我们比赛看谁放得高。”
“好啊,你看,我放得还比你高。”
一大一小,一高一低,拉扯着手中的线,溢出的是来自内心的欢笑。
多久没有这样放肆的笑过,长大后的大人们每日不是奔波于社交应酬,就是混迹于柴米油盐。
在《小王子》书中,狐狸曾告诉小王子,“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心代表的是内在感受,重要的东西意味着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眼睛是指外在的因素。
长大后的大人们背着沉重的成长包袱,习惯于用外在的经济价值作为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
也许学习小狐狸教给小王子的道理,在合理的范围内放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会不会活得更自在一些。
不如在这一刻,给自己放个假,学做一天的小孩,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跳跃,尽情地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