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天气逐渐变热,不少人开始觉得头发油、长痘痘。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表示,这种情况若简单地增加洗头洗脸次数,反而会促使油脂分泌过多。中医认为,皮脂腺分泌油脂,也是痰湿的一种外源性表现。若皮脂腺分泌过多,则有可能脾虚湿困。若解决了痰湿问题,健脾益气,皮脂腺过度分泌油脂的问题也能相应改善,可根据舌头辨“湿”度。

体内有湿——滑舌

如果体内有湿气,舌头就会看起来湿答答的,这种情况称为“滑舌”。

这种情况下,体内的湿气虽然重,但尚未入里,喝一点赤小度拉糖肽注射液豆、炒薏米、茯苓汤,或者排毒三神饮,帮助健脾祛湿。其中的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赤小豆利尿消肿,两者搭配再加上陈皮来理气健脾,用作祛湿、去水肿效果更明显。

脾虚湿困——胖大齿痕舌

如果舌头在湿答答的同时,还会看起来比较胖大,两边还会出现齿痕,这个舌象叫“胖大齿痕舌”。舌头越胖、齿痕越深,代表脾虚湿困的程度越重。

由于此时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已经受损,因此若只祛湿而不健脾,湿气很容易卷土重来。因此这时最重要的是健脾。因此食疗可选用兼具祛湿和健脾功效的食药材,如陈皮、芡实、茯苓、白术,或者四神汤等。

湿浊阻滞——舌苔厚腻

当体内的湿气堆积久了,脾胃受到损伤,无法升清降浊,体内就会产生“浊气”,中医也称为痰浊、湿浊。这股湿浊是很缠人的,很难短期祛除,并且会出现一些病症的端倪,比如痰多、胸闷、头晕、肢体痹阻等。此时,舌头就不再仅仅是胖大、齿痕,还会出现舌苔很厚、很腻。舌苔越厚腻,说明身体的“浊气”就越大,越难清除。

此时,就需要用到祛除湿浊力度更大的药材,如陈皮、砂仁、豆蔻、紫苏,或者化湿三仁汤等。

两个食疗方,排出体内湿气

健脾祛湿——排毒三神饮

材料:陈皮3克,茯苓10克,赤小豆50克。

做法:赤小豆用清水泡发3小时,煮沸50分钟,再放入茯苓和陈皮煮10分钟即可。

用法:一般日常保健一周1次。脾虚体质兼有湿的女性最适用,如经常感到胃口差、身浮肿、肢体困重、大便粘、舌淡白、苔厚腻或水滑者,一周可用2-3次。

祛湿化浊——化湿三仁汤

功效:祛湿化浊。

材料:白蔻仁3克,苦杏仁5克,薏苡仁15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用法:脾虚兼有湿气重的人更适用,如经常感到胸闷、经常有想呕吐的感觉、胃口差、身浮肿、肢体困重、大便粘、苔厚腻或水滑者一周可用1-2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来生病的人就要饮食清淡,少油少盐,再加上爷爷都快90岁的人了,更是脾胃虚弱,没有力量去消化这些肥腻的食物。可是家...
    南柯子_096c阅读 3,189评论 0 0
  • 第一章 阴阳和五行 1、人体之气,以功能不同可以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
    春雪画暖snow阅读 4,870评论 1 7
  • 祛湿难,难于上青天。这个年代,你可能不需要减肥,但必须要祛湿,尤其是湿气冲天的夏天。 关于祛湿,中医有一个说法“千...
    艾琳艾灸净拍阅读 483评论 1 1
  • 今天要来说一说“湿气”的问题。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气是最难祛除的,对脾的伤害也是最大的,而脾几乎决定了抵抗力的...
    地面人阅读 369评论 0 0
  • 没想到吧,我还会推荐医学健康方面的书籍,O(∩_∩)O哈哈~ 因为我以前可是很怕死的那种人,所以读点总没有错,懒兔...
    纳兰婉儿小女子阅读 5,150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