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以前读龙应台的文章,总感觉语言与我们差别比较大,那种台腔不舒服,还有她那凌驾大陆人之上的优越感。读林清玄的开篇也有点台式,但是后来觉得语言习惯与我们越来越近,作品也是越来越经典,特别是佛理越来越浓,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他们家是明末移居台湾的,是正宗台湾本地人,书里还隐隐提到他父亲参加过日本兵,可能是热爱传统文化的缘故,文章里丝毫没有对大陆的偏见,反而是深深的认同。
文章通过许多细小事件,解说人生哲理,有许多让我们喷饭,更多的是让我们明了做人道理。如别开生面的从学习溜冰先要学会跌倒,到人生也要先学会面对失败的摔倒,因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失败是必然会碰到的,无论你多么优秀。
四五十岁以后,经历了父母、丈人丈母等亲人的离去,使我们直面人生的谢幕。都说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一直想寻找这种安慰,看了西藏生死书,也看了达照法师送的《饬終——佛教临终关怀》,但是都没有得到坦然。但是看了《人生最美是清欢》,我感到坦然许多了。《清欢》中的佛理,让我们可以直面人生,坦然面对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