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的故事,过你的人生,我是鱼塘歌,会熬鱼汤的政委。
今天早上发生了一件乌龙事件,本周一直在做(看)时间管理的书,今早轮到《把时间当作朋友》。而巧合的是,我在书架里收藏了两本几乎同名的书,另一本书是李译文的《和时间做朋友》。
我选中的是第二本,实际是想看第一本。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我们的「库房」里,永远不要出现类似命名,因为谁也保不准哪一次就取错了。弱水三千,取一瓢即可。
之所以还花了200字来写这个乌龙,除了整理好「库存」以外,还有执行之前做好准备。
虽然李译文的书没有李笑来的读起来爽口,凑巧的是有一小节的内容和我即将分享的故事是吻合的。
「工作常常会自动膨胀,并且占领所有可用的时间」,即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也可以说是拖延的源头。
昨天早上我调休两小时到居委会办理「异地身份证办理」登记手续,所以我早上的时间从原来的「1.5H」增加到[3.5H」。
而我要做的事情并没有增加,还是晨读+日更+早餐+铲屎官;原计划想着把今年的第一次作业写了,而最终的结果是这样的:花了两倍的时间完成日更,在9:15才下床做早餐,9:40到达居委会,询问登记办理事宜。
至于其他时间去哪了,我的手机可能会知道。更「悲剧」的是,社区民警告诉我不用来登记,可以直接去公安局办理,因为平时人口统计有一直在做。
从结果上来看,这是一个失败的调休事件,而其影响不是在上午11点(调休终止时间)就结束了,它影响的是一整天的工作效率。
所以昨天的工作日报我就没写,只是在别人下班后,我完成了一张数据表格的整理。
这就是典型的「帕金森定律」体现,在时间充裕的情况,我们会下意识的放慢脚步,因而有了标题:时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是自制力和自控力的基本体现。
说的玄乎一点,我们一直在和「自己」作斗争,一刻不停的那种,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所以我反思了一下,要如何应对非常规场景下的时间管理。
何为非常规?比如我每天早上8点前要出发去上班,突然我可以11点去;又或者从上海到项目上,工作环境的变化。
人是被习惯所驱使的,一旦出现习惯「生存」的载体变了,他就会变得无所适从,迷茫混沌的状态就是占据上风。
所以,提前做好安排是非常必要的,不是简单的告诉自己:明天早上2小时你要完成作业。而是有具体的执行计划。
比如我实际可用的时间是多少,如果我9点出门去办理,我多出来的时间只有1小时;其次,我要写什么内容(如何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忽略的步骤。
当「我」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会蒙圈,你再要求我思考如何做,要求是高了些,所以提前做好安排是相当重要的。
好了,时间不允许,先说到这里,今天降温了,大家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