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是儿童认识世界和进行交流的手段和工具。同时,绘画又与语言不同,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正因为如此,他才吸引着众多研究者在这个领域不断探索。
在培养孩子创意绘画的初期,很多家长对创意绘画很迷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孩子的发展。那么面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家长要避免哪些误区呢?如何突破生活中常见的误区,让孩子诚实地画画,自由的画画,从而激发和释放他们生命中的活力?
误区一:教画
成人通过文字来确认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孩子通过自己的画来一一确认自己的发现、认知和感受。你教画时孩子便失去了自己鲜活地思考力和表现力。他不需要思考,只要照你说的做就是了。
误区二:干涉,纠正
你要求的“好”是像,是整洁,但这对于幼儿来说这并不是真的好,好的作品是生动的,有感染力的,是流畅而真实的表达。哪怕只是像团线的画只要是自发的,这中间流淌的是孩子发展着的生命力。
您画得再好,那是您的表达,并不是孩子的,孩子成长是家长没法替代的。而创造力就是在生命之初的几年里才能种下最为活跃的种子。技法和技巧反而是容易学的。
误区三:填色画
过早让孩子去画这种填色画不但对孩子绘画能力没有任何的好处,反而是会磨灭他通过绘画感受生活和情感的热情,影响他日后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涂出去或没涂出去不重要,但是孩子有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有力的自我这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而触觉敏感的背后隐藏是对触感的渴望,也就是对可信赖的、被理解的亲密关系的深深的渴望。
误区四:怕脏
请让孩子作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生活,沙、水、颜料、大自然,这些都是滋养孩子心灵的土壤。画画不要怕弄脏衣服。尤其是孩子投入地画画时,内心的秩序在建立,情感在梳理和疗愈,这是多么自然天成的过程啊,比维持表面的整洁重要得多。
误区五:过度解读,妄下结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是流动的,没有人有权利给他定性。我们需要做的是保有着这一颗谦虚的、平等的、真诚的心去体察这个由我们带来却不属于我们的生命,我们陪他长大,使他们成为他们自己,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在我们的呵护和引导下舒展羽翼,为日后振翅飞向自己的天空作好准备。这不就是教育的意义么。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希望我们都能在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明白孩子的心的基础上给孩子更好的爱,培养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
以上内容为每周微课群友@福姐根据尹晓飞老师分享的《儿童绘画心理与心智发展》微课整理而来,如果你想听完整的授课音频,你可以关注每周微课微信公众号收听。
1.99元订阅2017每周微课年费会员,全年52次妈妈微课,一年时间随时收听,每周四更新一次。你也可以赠送给你最好的朋友,让她和你一样成为更好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