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 项羽
秦末乱世,豪杰蜂起。无疑,项羽乃个中翘楚,自号“霸王”。他二十四岁起兵,历时八年。区区三年便灭秦而号令天下,终了,却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惟留下上面这阙悲歌。儿女情长英雄末路,读之令人唏嘘不已。人无完人,纵观项羽一生,奇也奇哉,然只成匹夫之勇耳。1949年春,在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后,毛主席就写下:“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楚汉相争,鸿沟为界。项羽守信,又思故土,东还而去。而刘邦草莽出身,浑然不顾这些,视鸿沟如草芥,悍然撕破“和约”,以蜀地之富裕将养生息后,挥师越过鸿沟,一路高奏凯歌,终成大业。这是阅读中一件印象较深的事。可见,战事无诚信。还有一事,便是著名的“鸿门宴”。席间,范增屡次示意项羽,早做了断,而项羽枉有“楚霸王”之名号,而无决断之狠心,优柔之间终难下手,最终放虎归山酿下后患,并为之消灭,两汉才有四百年的煌煌国祚。
项羽哀叹:“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至死都未曾意识到是由于自己的原因而造成如此悲惨的结局,还在迁罪老天。其实他是自取灭亡。可见,项羽只能算得一员猛将,而非一方明主,一定要他成为开国之主也是难为他了。再有,用人乃成事的关键。范增这样的谋士也算难得了,项羽却并不珍视,以至于“鸿门宴”后,恼怒已极的范增说出了“竖子不足与谋”的气话来,后遭离间而大怒,自求以普通士卒归田,末了疽发而亡。想想实在可叹、可叹。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方面上,项羽独缺的是“人和”。如此看来,项羽不败都不行啊。
有道是:
乌江自刎霸王息,八岁征尘一段奇。
若过江东逢父老,重瞳怎复问虞姬?
注:舜为重瞳子,闻项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