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网上总会出现这样感慨:“我也曾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现在除了玩手机刷朋友圈就是个文盲。”感慨还不止于此:“那些年,我们会做三角函数,能解多元高次方程,会画大气环流图,能背元素周期表,知道牛顿三大定律,看得懂电路图……”。我仿佛能看到作者翻出了自己的高中教材,被上边密密麻麻的工整笔记感动得热泪盈眶。也许每个通过了高考考验的年轻人都曾被高中时代博学而努力的自己感动过。但残酷的事实是,我们并非是遗忘了那些知识,而是从来没有真正习得那些学问。这不是学生们的过错,错的是我们不得要领的教育体系。
我们有无数知识想传授给下一代,而学校教育的时间又很有限,这导致学生和老师都在疲于奔命的赶进度,以记忆和做题代替真正的理解。事实上,如果我们要讲完现在小学和中学教材上的全部内容并且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理解,9年义务教育和3年高中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以高中物理为例,在短短的三年里学生不仅要学习力学、热学、光学,还要学习电磁学、核能、相对论和量子论。这相当于要求学生在三年中成为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的合体,更不用提那些名字已经化为计量单位的物理学家们:焦耳、库伦、欧姆、赫兹……这可能吗?上述的每一个领域都有众多科学巨匠勤奋的耕耘,其思想并不是现代学生学了一些节选而来的公式定理,做了一些习题便能领悟的。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年的一份报告发现,“很多课程设计只能产出不连贯的知识和技能,而非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整体”。此外,报告还指出,“不同科目间的连接与关系非常重要”,“对大量科目肤浅的讲解不会帮助学生提高能力”。但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课书中还是充满了大量独立的知识片段。更严重的是,围绕每个“知识点”的反复战斗往往让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把这个领域里的“干货”学到了手。然而在任何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引领我们到达这些结论的过程。倘若我们只需要学生了解过去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什么,讲授一个学期的“科学史”足矣;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增长“能力”,那每个现在被压缩到2、3个课时讲授的知识都有让老师和学生花上数倍的时间细细探究的必要。
当前的学校教育不是教得太少太慢,而是太多太快;虽然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其实我们并不会读书。莫提默∙J∙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讲到好书要读三遍:第一遍看书的中心思想和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第二遍从关键词句入手理解作者使用的语言和表达的意思,第三遍则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评论。当你真正理解了作者表达的意思,并且理性的分析了哪些结论可以同意哪些不能同意,不能同意的部分是由于作者的证据缺陷还是由于读者的主观因素,你就成为了作者的同辈,一个能与作者平等对话的人。这才是读书的目的,做到了这一点的读者才真正通过读书实现了飞跃。现在连本科生都担心找不到工作,硕士生都做不出像样的研究,就是因为书读的太多太浅,连作者几辈之后的徒子徒孙都算不上,更不用说成为同辈了。牛顿倘若穿越到现在,固然是欠缺了过去三百年间的物理学知识,但大约仍然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新的成果,这是因为学问不是前人知识的堆砌,而是存在于思维方法中,存在于思考过程中。
当然,改变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一个异常敏感的话题。日本天文学者长谷川哲夫曾作文反对精简中小学教材中一些“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弱”的天文学内容;他给出的原因不只是学术上的,还有哲学色彩:了解人在这广大宇宙和漫长时间中的位置非常重要。类似的,可以想象要精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任何学科会遭遇怎样的阻力:很多学者在钻研一个学科的过程中,不只得到了知识和思维方法,还得到了哲学上的领悟,因此坚信这个学科有益于每个人,并且真诚的相信学的越多益处越大。改变教学方式恐怕也会遭到家长的质疑:比起给孩子“减负”,家长更喜欢学校整日把孩子关在室内上课、补习、考试,认为这样的学校才是对孩子负责任,哪怕连家长自己都知道缺乏理解、死记硬背而来的知识根本就不长久。
每个人对于教育都有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改革如此困难。然而,我们不应忘了,教育不是关于我们,而是关于孩子。因此,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诚实的分析现在的教育体系到底能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灵魂独立、心灵富足的人。让我们将人类文明的成果、将科学与艺术的成就像一幅画卷般全部展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带着好奇、带着喜悦,去欣赏,去选择,然后在感兴趣的领域中从一本书开始,在读懂一位作者后再结识下一位,去与那些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巨匠们交友。一个穿越到三百年前会追随牛顿道路的现代学生,不必因为生物或者化学成绩的差强人意而去熬夜、补课,因为他的潜能和天赋另有所在。我们的教育承载了太多大人们的期望,是时候把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移回到孩子的身上了。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享受这一人生中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