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5、6月,最近在同学群里又聊起l外地户口在北京上学的话题。
我一个同学,06年在北京上班,收入稳定。媳妇是企业高管,一直存钱计划出国,因此错过了买房时机,最近因为闺女到了上学年纪,也开始托关系找门路搬房子。聊起来满肚子苦水,加上股市的震荡,现金洗劫一空。
这似乎就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他们貌似拥有让人艳羡的生活,收入不少,表面风光,但是大部分人都会满肚苦恼,感觉是最不幸福的一群人。无论是“中年危机”还是“青年油腻”,社会人面临的问题存在着共性——紧张、焦虑、不安、迷茫……这就像是一场集体性的心理问号,在这个时代集中爆发。
本想着日夜操劳,天天加班至少能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宝宝所在的幼儿园却需要找关系,半夜排号才能进。进了幼儿园,又发现幼升小、小升初,一个个关卡在以后的年岁中等着你,这无疑让自己开始陷入自我恐慌和质疑——在这个试错成本越来越高的年龄,安全感反而越来越少。本以为赚钱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至少能为家庭弥补些什么,但没想到就连这卑微的愿望,现在却已变得愈来愈遥远。
加班到深夜,回到用贷款买的房子里,老婆布置了一堆事等着你,明天孩子幼儿园或学校活动你还得请假参加,突然发现你的生活变成了挖坑和填坑的游戏——挖的坑越来越多,而你已经累到填不动了。
外加无数无良媒体的毒鸡汤10万+文贩卖焦虑,不过是为了卖嘴卖培训卖广告。太多电商平台炒作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主打还原小时候的味道。也是一种制造焦虑的手段,把价格炒高,消费群体还是没钱又怕死的中产。我特别想说,小时候的味道就一定好吗?小时候农药可都是高农残的,很多学校食堂都发生过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如果说现在的食品安全还不如小时候,是不是对食品从业者和科研人员的侮辱。
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我们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多。有些时候生活就是没有波澜却真切涌动的周而复始。说白了,自始至终我们要面对的无非都是同样的两个问题:怎样和自己相处,以及怎样和世界相处。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呢?答案或许很简单,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从来不曾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体系禁锢了我们的思维,总想向外寻求一个标准答案,解决一切生活的问题。可是现实这么复杂,哪有标准答案呢?
人生只有经历没有对错。
世俗化的竞赛让人无力,标准化的人生让人焦虑,我不想做千篇一律的别人,只想做更纯粹的自己。不是别人定义了我,而是这些独一无二的想法,不可复制的经历,定义了不同的人生。
对于其他不相关的一切,答案只一句话:关我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