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的本质是什么?你造吗?

公司的市场部新入职了一位销售经理,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刘海特意染成金黄色,在人群中特别的显眼。

在早会上做新人自我介绍时,他说了自己以前是在大公司里做事,大公司有多么的牛逼,他在一个月内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希望可以带领大家一起走向成功的颠峰。

充满激情的演讲把会议的气氛炒热了,很多人的心情顿时嗨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领导的笑容满满,看了一眼了人事经理,或许心想:真是找到一个优秀的人才了。

这位销售经理姓董(我们估计称呼他为董先生),很快地和公司的同事打成一片了。


图片来自网络

从同事的口中,我知道了他家有幢独立别墅,价值上千万。

在上海这个连土都吃不起的地方,我的同事居然有幢别墅,想想都为他骄傲。

我和他面聊的次数很少,有一次在单位的食堂碰巧在一起吃饭,他主动谈起了自己开设的公司,正在接洽一个项目,可以盈利七位数以上。

我当时纳闷,自己开的公司不去打理,怎么能赚钱呢?公司都能赚那么多钱了,他还来这里工作干嘛。

反正是新同事,干脆直接问,当成是大家的相互了解。

他的回答是因为公司已经可以赚钱,他就交出去打理了。至于来这里嘛,因为快到结婚的年龄了,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细想一下,还是觉得奇怪。可是午餐结束了,也不好再往下聊。

过了两个星期后,他从公司的职工微信群加我,然后开门见山地问我:“最近我的公司正在被税务局查帐,你能帮我刷一下吗?你们部门的杨姐已经帮我刷了。”

以前也有碰到类似于帮朋友刷单的不请之请,一般能拒绝就拒绝了,但这个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拒绝了不好意思。

于是,按他的要求转了六百块到他的支付宝。

可是,到了下班的时间碰到他时,他好像忘记了这件事,也不主动提把刷单的钱给我。

再给他两天的时间,如果他不主动把钱还给我,那我就直接找他了。

六百块钱虽然不多,可是钱是我的,我有权利选择怎么处理六百块。我可以给自己买零食,也可以随意地捐赠出去,绝对没有借给同事,让他不还的一项。

两天的时间过去了,我去市场部找他。他们部门告诉我,他昨天开始就没有来上班了,公司正在以涉嫌诈骗的名义报警。

原来,他找他们部门里的所有人都借过钱,公司其他部门都有。但凡认识的人,他都找他们借钱,名义都是打着帮他的公司刷帐。

更过份的是他以公司名义要求供应商预先缴纳保证金十万,钱当然也是进他的帐户了。

没有想到入职时那么“有钱”的一个人居然是骗子。

图片来自网络

原因在于大家都没有想过一个能应聘上工作岗位的人肯定是想着长久发展,不太可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而骗同事。

但是当企业处在一个快速成长期时,尤其是背着指标和业绩压力的市场营销部,用人部门是不太可能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德,只要能力过关就行了。

因此,你的同事可能有能力但不见得有德。


图片来自网络

浮夸+诈骗的特点

一、他们所说的话必然有逻辑说不通的地方。比如那位董先生放着公司处在高盈利的状态还出来工作,实际情况是他的公司肯定是经营不善才要出来工作。

二、短期内主动暴露财富。暴露财富的目的是让人觉得他有钱,为借钱做铺垫,让人信任他有还钱的能力。

三、利用熟人降低你的警惕性。比如那位董先生,他就说你们部门的杨姐已经帮我刷了。那么,我会认为既然杨姐都刷了,应该问题不大了。

借钱的核心是两个人关系的信任度,如果你对一个人不够信任,就不要轻易把钱借出去。

尤其是对一个入职不久,你都不了解的同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多年以后,在回顾当年的案情时,胡凯仍旧无法抹平心中的波动。 “人的一生像一条线段。”胡凯徐徐吐出空中...
    阿折阅读 10,204评论 0 12
  • 这不是我第一次出去慢步游行,也不是最后一次,却是第一次在初秋这样的天气出去,上一次已经是夏天温热的白天,拿着一瓶水...
    橙藜威明阅读 3,229评论 2 1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