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马伯庸的《古董局中局》电视版本追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荡气回肠啊!
也许有人说,电视剧嘛,随便看看当消遣就好了,不过,我不这么认为,虽然电视在原著的基础上都会有改动,但只要基本大纲跟着原著走,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变动也许能给人另一种启发吧,总之,我也一样会为剧狂!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古董局中局》从第一部就开始设局,而一直有一个最大的一个局是:老朝奉到底是谁?
许愿作为 “明眼梅花”五脉中白门的后人,自己的爷爷在民国时期因协助日本考古专家找到一尊唐朝则天明堂玉佛头而背负汉奸罪名被枪决,父母也因此在被迫害,所以白门早已“名存实亡”。 如果不是药不然扮成英国阔少上门来寻宝,也许他一直会过着平淡的日子,所以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老朝奉最早给他设的局——虽然我一直相信药不然是去做卧底的,而许愿从此踏上了探索佛头真相的旅途。
在第一部,其实大篇幅地在讲许愿替爷爷平反的过程,也许有人就会认为,许愿其实也就是在为自己的家族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可是,只要细挖就能发现,他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他知道爷爷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个天大的阴谋,他一直秉承着“去伪存真”的人生信条,几次不顾生命危险,查出了许家与木户家族几代人的渊源,与黄烟烟一起揭开了古董界造假的终极BOSS——老朝奉最得力的助手,却是自己最相信的好哥们——药不然。
说实话,《古董局中局》1看完了,我都是一头雾水,因为始终没有提到,到底谁是老朝奉,但是许愿说的那句“鉴宝易,鉴人难”,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有时候,你必须要了解人,才能了解器物的价值。只有了解我爷爷的情怀和坚持,才能知道这佛头的真假。因为我们鉴的不是器物,而是人心。”
这两天第二部也追到了17集,由于前面好兄弟、好哥们的背叛和欺骗,加上自己数位好友都因佛头案丧命,许愿的心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心想把害死了许家两代人和自己数位好友的“老朝奉”绳之以法,以至于每天都心神不定、思维混乱,甚至感情用事,这样的许愿怎么能敌得过老奸巨猾的“老朝奉”呢?
心浮气躁的他,正好撞入香港百瑞连的圈套中!许愿被一愣头青记者钟爱华和一个人生坎坷、经历凄惨的素姐,有目的、有计划的接近,把五脉与中国古董界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虽然在此也给了老朝奉一个严重的打击,但是许愿的焦虑,又加上对五脉的歉疚,让他沉浸在深深地自责和痛苦的泥沼之中,无法解脱。
后来还是在药不然的帮助下,许愿终于走了出来,开始了漫长的《清明上河图》真假追查之路。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追查,在文物交流会现场,许愿却发现所有的证据证明,香港百瑞连的《清明上河图》是真的。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界,如果为了五脉,为了国家的荣誉,违背事实的真相,违背原则,那之前信誓旦旦地说着绝不作伪,大义凛然的拒绝用赝品拿去骗人都会变成笑话,也再无脸提及去伪存真。可是,如果坚持原则,整个五脉,甚至整个中国古董界都会因此倾覆,付出的代价将是任何人都无法承受的!
五脉的存亡、中国古董界的安危,皆在许愿的一念之间。
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许愿抛开一切杂念,心境回归到平静。自己是一位鉴宝人,是明眼梅花,眼中应该只有最简单的真伪。
所以,他选择了尊重真相。而结果却是,因为他的坚持原则,反而救了五脉和中国古董界,香港百瑞连聪明反被聪明误,跳进了自己挖的坑里。
如此难破的局,最终败给了一个人的原则和坚持。钟爱华说,千算万算,唯独没有算到,哪怕真相与自己的立场相悖,许愿仍然会选择坚持真相和原则。而他可能忘记许愿曾经说过,“正确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你当记者的责任是揭露真相,我们鉴宝的责任,就是去伪存真。这是我们许家的宿命,也是我的职责。”事实说明,许愿并不是说说而已。
人可鉴古物,古物亦可鉴人,许愿一家三代人的坚持,是对去伪存真的坚守,是对真理的坚持。如果许愿的爷爷不坚持做以假护真的计划,也许就会以五脉族长的身份终老一生,名利双收;若许愿的父亲不坚持赴岐山查证,引来老朝奉灭口,应该也可以作为大学教授安享晚年;而许愿如果不坚持与老朝奉作对,也能在中华鉴古会混口饭吃,衣食和性命都无忧。可命运偏不,因为他们姓许啊,自从唐朝开始,他们这一家子,就在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
所以,许愿说,“人生在世,总要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是啊,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生活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可能影响到一部分人,于是,我们变了样子,迷失了自己。有的人,最后走上了不归路;而有的人,因为自己心底有一份坚持,坚持不被世俗改变,尽管在最初所有人都觉得很蠢,可是,唯有他能在迷失中找回自己!
人生在世,真的需要坚持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