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表述需要大量修改,不管写什么,至少改三遍。
第一遍,把所有想到的都写出来,清楚就好,弄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论点。
第二遍,考虑表述策略,比如,先说什么才能抓住读者注意力,或如何凸显你的奇思妙。
第三遍,从读者的角度改。大声读出自己的文字,录下来,听录音,会感觉它们不是你写的。听和读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看的时候我们有更多主体性,听则容易把自己当成读者,走出作者的视角。除从事跟声音相关工作的人,我们对自己的声音都比较陌生。改完一遍,再换一种方式读,比如冷冰冰不带感情的,或小学语文课上说的饱含感情的。冷静地读会不自觉启动逻辑,关注是否说清楚了事情;把自己放到作品的情绪和感觉中,感受读者有没有兴趣和热情读下去。不同读法,找不同可修改的点。
文义: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自己当读者?
昱淼:隔一段时间,先看看其他东西,再回来看。
振华:打印出来用笔划。
霏霏:有很多好用的朗读软件,有各种读法,慢速、1.5倍速、2倍速,或带不同感情、不同语调读...还有作笔记,再打开电脑改。
文义:我们今天太习惯屏幕了。屏幕上看不出任何毛病,换一个媒介看出很多。还有呢?
霏霏:找个读者读一下。
文义:找读者是最后做的。回想一下,你作为读者,什么时候老老实实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字?除非遇上脑残粉的主人。修改关键是要打破自己思考的路径。还可以不按时间顺利读,从后往前,跳出原来思维...
霏霏:但这样的话,前面写的东西,从后面读肯定不明白。
文义:对呀,这就迫使你不断去想,读到这我是否向读者交代了足够信息,或者是否真需要这些。打乱顺序会帮助你增加或删改...或者,回想自己买书的经历,你们还买书吗?
学生:买买买。
文义:怎么判断要这本书,标题?
振华:还有出版社,编辑推荐。
学生:豆瓣上的评分。
霏霏:看我书桌上有没有?
文义:考虑完这些后,最后决定要不要买之前,会不会读几段?
学生:会啊
文义:什么样的话让你下决心买?
霏霏:几段煽情的话,容易感染你。
振华:这本书要不要写课堂笔记,说不定一冲动就买了,特别是买300减100时。
子程:作者说话的方式。
文义:好吧。写作时,想想自己作为读者的经历。在不知道作者和内容的情况下,买不买一本书,文字很关键。什么样的文字打动你?
霏霏:有的序言特别好看,短短几句,特别精炼,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序言很精炼,也很搞笑,超喜欢。有的特喜欢自夸,几十页,那肯定不好看。
学生:看了会开心,比如翻了两三页,已经笑了好几次,可能就会买下。
振华:买故事会。
学生:喜欢幽默又带点刻薄的。
文义:作为作者,你是否会想起自己买书的心理,那种浏览几段、几句时就愿意读下去的感觉,能不能写出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