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拍堂 | 包浆是器物生活的裹衣,皮壳是器物历史的印记
古玩行业中,有一种特殊的“光泽”,它以器物为载体,在悠悠岁月中经灰尘、汗水、把玩者的磨裟、衣物皮肤经久的抚摸、土埋水浸、甚至空气中微尘的吹拂,慢慢积淀着岁月的刻痕;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人们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
淘拍堂藏品一角
这种“光泽”其实就是包浆,专指古物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厚。
这种类似清漆遮罩的光亮,却又不是用清漆抹、用蜡打、用椰子油擦、用皮鞋油搽所产生的浮光。它更精光深邃,使得竹、木、瓷、石这些东西,都呈现出玉石般的珠光宝气,灵气四溢。藏家们常称之为“包浆亮”。
淘拍堂藏品一角
瓷器、木器、玉器、铜器、牙雕、文玩、书画碑拓等纸绢制品都会形成包浆。但没有一本专著专门论及传世古玩形成“包浆”的成因。有的书上谈到,紫檀、红木、黄花梨、铁梨木等一些高档木材,本身有些油性,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和空气中的尘土、人们触摸的汗渍,互相融会成了“包浆”。相比其他说法,此种还比较站得住跟脚。
淘拍堂藏品一角
那么,玉器、印石、铜件、砚台,瓷器呢?尤其是还有古籍善本以及传世字画,在这些古玩艺术品上,本身并不具有“油性”,但也会出现“包浆”,就比较令人费解了。然而,事实是这些非“油性”的传世古玩上,确实也会出现“包浆”,但比起木器家具来,就没那么明显,而且较难辨别。尤其是瓷器的“包浆”,更加难以辨认。
在木器收藏行业里,又将包浆称之为“皮壳”,此说法流行于南派藏家。大意是指木器表面的残留漆层,木质本身油脂分泌,空气分子使器物氧化,气温变化、潮湿对木器的侵蚀,以及长年累月生活使用留下的痕迹。
淘拍堂藏品一角
对于“皮壳”和“包浆”,业内目前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因为皮壳看起来”脏“,需要清理后,通过打蜡,保留、重新养出具有光泽的包浆。
如今,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明清家具,大多都去除了“皮壳”中的脏物,重新打蜡形成新的氧化层包浆。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西方收藏爱好者是中国古典家具(主要是明式家具)的拥趸。一方面他们欣赏与推崇这种造型简约的古典家具,另一方面也非常珍爱材质流畅自然的纹理。他们认为皮壳的“脏”会将部分清晰的木纹纹理盖住,因此会将家具表面做清洗处理,使得家具光洁如新。然后再通过打蜡等方式使其重现亮泽,一段时间后,家具形成新的具有光泽的包浆。
淘拍堂藏品一角
另一种观点则是不作任何处理,保留原“皮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收藏爱好者对中国古典家具的痴迷达到一个新高度。导致古典家具,特别是明式老家具匮乏,于是大量做旧高仿品出现。皮壳、包浆是记录木器历史的印记,对于判断家具真伪、年代和制作地区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于是,很多收藏或喜爱老器物的人,常常把这个专业“术语”挂在嘴边,什么包浆不好,皮壳伤了等等说辞,不一而足。如此一来,包浆就成为古家具鉴定的首要标准。因此,保留住原“皮壳”对于甄别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淘拍堂藏品一角
旧皮壳除了鉴别因素外,还有一类藏家,认为古家具的“皮壳”,是整件木器的生活裹衣,是古董器物的生命体现,是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成熟变老的岁月年轮,能看到的“脏”,其实不是脏,而是岁月浸噬的自然美。皮壳是器物的历史印记,因此有此种认识的藏家主张保留原皮壳。
淘拍堂藏品一角
时间,磨去了器物表面的光泽,蒙上了一层沧桑之感。器物之古旧,反映了中华的悠悠历史与文化底蕴,每件古物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个性,此之谓“包浆”也。包浆,代表了历史,仿佛专门用来沟通未来的人心。
本文转自淘拍堂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