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孩子安全感,培养孩子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缺失”是个普遍的社会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个不合格的爸爸,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01
永远在玩手机的爸爸
手机本事加强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手机就成了爸爸和孩子之间的障碍。
在看“音乐大师课”中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当中的孩子模仿爸爸玩手机时的状态。当中两句刺痛人心的话:“我终于知道,爸爸说等会,其实就是不想陪我玩”、“我爸爸是一个爱玩手机的人,他是一个手机控”。
爸爸陪孩子玩一会就没耐心了,转而去看手机或电脑,把孩子丢在一边自己玩。这样的陪玩是没有质量的,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忽略感,孩子会认为在爸爸的心目中自己没有手机重要,这样亲子关系容易产生矛盾。
我们应该在孩子渴望父爱的年龄,尽可能的远离手机。
02
缺席孩子教育的爸爸
我们幼儿园开展家长会、诗歌朗诵、亲子游园等活动,你会发现,很少有爸爸回来参与。爸爸们有诸多理由:我要赚钱养家,没有时间去,还有的是自己一个大男人去不好意思等。
虽然活动中爸爸只是默默地当观众,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是让他感受到父亲的关爱、注视和安全感的时刻,错过了很难弥补。
好妈妈永远代替不了好爸爸。
爸爸在和孩子相处过程中,通常更理性,喜欢就事论事,遇事能冷静处理。这能帮助孩子塑造稳定的性格,更客观地看待问题等。男孩子更能学习到男子气概,女孩子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
所以,再苦再累,创建一个属于父子(父女)的两人时光。
03
不体谅妈妈的爸爸
曾经有一篇《我的妻子不上班,她只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帖子,引起大家的疯狂转载。
一名妻子的日常生活,从早上忙碌到半夜,没有休假,没有薪水,工作不分昼夜,却是丈夫眼中的“没工作”。
妻子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丈夫本该心疼和理解自己的妻子。可实际上,很多丈夫并没能看到妻子对家庭的付出,相反认为管好孩子是应该的,没管好是妻子的问题,管教孩子与我无关。
有一句话说:“一个好的妻子,能旺家庭三代人。”
所以,想拥有一个好的妻子,爸爸首先就要懂得疼爱和体谅妻子,适当让妻子出去放放松,和朋友聚聚会,只有妻子心情愉悦了,家庭氛围才会和谐幸福,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噗噗爸爸简介:幼稚园柴老师;90后奶爸;家有儿子一枚;武汉市语言、健康、科学优质课一等奖;致力于分享一线育儿观察案例,让您更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