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件残忍的未成年犯罪
2019年10月20日,大连沙家口派出所发布了一则通告,一个13岁的男孩,残忍的杀害了一个10岁的女孩。
作案手段非常恶劣,这个13岁的男孩残忍的用刀子在10岁女孩的身上刺了7刀,女孩全身血流不止。可以想象,她还是在万分痛苦的情况下离开了人世。
这个悲惨的案件,震惊了所有人,每个人都要求,对这个残忍的少年凶手给予刑法处罚,但是依据现有的刑法,未满16周岁的孩子是只能用收容审查,没有办法将他送上法庭。
在这个事情中间比较诡异的是,男孩的父母从来没有出来说过一句话,哪怕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他们可能被自己孩子的残忍行为给吓坏了,或者说,他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只能用逃避来解决巨大的舆论压力了。
二、现实中三种问题原生家庭
中国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三种原生家庭,第1种叫做生而不养,比如说像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父母双双出去打工,平时很少回来。
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回来一趟,见个面捎点钱,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老人家在一起。
而老人家因为身体年老的原因,根本无法约束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经常会做出让人会感觉回忆匪夷所思的犯罪事件,据统计,大概70%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是出自于这种生而不养的家庭。
第2种家庭叫做养而不教。就是说父母也在身边,但是他们很少陪孩子。有的可能是没有时间,有的可能是没有精力。有的可能时间精力都没有。
如在城市打工的,双职工家庭,这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呢。父母在大城市里面为了生活而打拼。
他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为了住上更好的房子。为了孩子的教育基金,为了老人的赡养费,他们已经无暇去顾及孩子的教养问题。因为,他们自己也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种孩子因为缺乏正确和及时的引导,缺乏父母亲的高质量的陪伴,所以在他们的内心经常有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导致他们在青春期的时候也容易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情。
而当他们做出叛逆的事情时候,又没有得到父母监护人及时的引导,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一旦某种意外事件导致循环加速,这种孩子也非常容易出问题。
第3种家庭叫做教而不善。就是说这样的家庭可能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家庭状况,父母亲也在身边,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也有时间陪伴孩子。
但是他们缺乏正确的教养方式,或者是把孩子丢给学校,或者是丢给教育机构。而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形成,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
像这种孩子出问题的几率可能会比前两种会少一点。但是。这类孩子。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一些困惑,比如说他可能会觉得被忽视,或者是经常被否定。或者价值观的扭曲等等种种情况都有。这要根据他受到的社会影响而决定。
三、历史上的三种原生家庭
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这三种原生家庭和共和国的发展历程有吻合之处。
比如说,第1种生生而不养的情况,可能在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会比较多,因为我们的父母那一辈差不多是跟共和国同龄的人,那一代人生的孩子都普遍都比较多,比如说像我的父亲家里面有七八个兄弟姐妹,所以那个时候是属于典型的放养,属于生而不养。所以这样的父母通常都会有一些。原生家庭留下的一些心理创伤。比如说我的父亲脾气会非常的暴躁,经常无法容忍别人犯错。
而到了我们这一代,70年后80后这辈这一代的人,可能是属于养而不教。
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因为父母亲本身存在的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他们没有办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甚至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心理创伤,还会用遗传的方式遗留在我们的身上。
比如说我,我自己就身上就有存在抑郁性人格,因为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压抑,被否定,被忽视,所以产生了抑郁的人格。
而到了我们的孩子那一辈,也就是00后,是如果是生的二胎的话,那是属于10后。
这一代人应该说是目前是最好的一代人,小康生活可见,各种教育方法也逐步完善,各种教育书籍,教育课程也非常的普及了。所以这一代人孩子最有可能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养。
但是反而是这一代的孩子出现了更多的问题,我观察到两种极端,一种是温室里面的花朵,溺爱型,孩子就是所有人的宝贝,结果,脆弱不堪一击。
另外一种反面,过度控制型,严厉型的父母要求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求孩子都要考第1名,陪孩子写作业上辅导课等等,极端一点的,把孩子逼得上了绝路。。。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你的原生家庭是属于哪一类呢?你希望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呢?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451篇
2020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