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结婚后,收到了不少人提问,其中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是:你是如何找到另一半的?
正好趁这个假期的时候,想详细分享给朋友们,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有一些启发。
我有做过统计,在认识我先生之前,从2014年到2017年之间,这3年时间,我至少有认识100+男生,加了微信,这其中见面大概一半左右,平均下来一年见面10多个男生。那你可能会想怎么会有这么多男生见?
概括来说,人与人认识一开始无非两个方式:现实生活中认识或者网络虚拟世界中认识,最后这两个方式会交织起来,现实中认识了之后会加微信、微博等,网络上继续增加了解;网络世界中认识了之后会开始线下见面。我们脱单谈恋爱也是这样。
我认识的男生主要是通过:
第一,现实中:家人、亲戚、同事、同学、朋友介绍;
第二,现实中:各种校友会、读书会、老乡会、兴趣类等各种活动;
第三,网络上:3大相亲网站、学校BBS、相亲等公众号
介绍
一般进入了职场,如果还是单身的话,身边的人会关心你的个人状况,尤其是过年回家的时候,家人亲戚在一起的时候聊天自然而然会说起来,你还是单身啊?我正好认识谁家亲戚的小孩,他------你们可以认识一下?一般介绍就开始了。
一开始,我还不好意思,而且觉得有些反感,怎么我才一工作,就要介绍对象,我还小呢,我可以自己认识,不需要介绍(那个时候有个心态或者说旁人也会有这样的认识,觉得靠介绍是丢脸的,能够自己认识找到才是棒的)。后来心态调整,发现身边很多人也是通过介绍找到不错的对象,慢慢也接受了这样的方式。
所以,如果有人给你们介绍,而且是真心想帮助你,可以试着接受,多认识一个人也挺好的,而且也不是说认识了就一定要结婚。
家人和亲戚那边主要感谢的是我爸妈和我们家的亲戚、爸妈的朋友,我爸妈真的是不遗余力,遇到熟识的人大家聊天起来,就说:“我菇凉还没找到对象,你那边有没有认识的合适的男生?”我爸爸也是呢,我爸也和他的同事,甚至他的领导,说起这个事,现在想想当时他们真的为了我操碎了心。
所有的亲戚也是竭尽全力,不谈我姑姑介绍他的邻居,甚至在外地工作(非上海)的姑父的同事也都问是否有在上海的合适的男生;我表姐的在上海的同学------等等不少。
同事、同学和朋友这个是我自己和他们说的,我主动和他们说起我现在还单身,有什么合适的对象帮忙介绍。不管有没有,他们一碰到合适的第一反应至少是想到我,和我联系问我。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恰好,我和我的先生认识就是相亲介绍的。
很像保罗·戈埃罗的《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说的那样:“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When a person really desires something, all the universe conspires to help that person to realize his dream. ”
活动
最近受疫情各种新闻的影响,情绪未免有些低落,这几天无意中看到吐槽大会第四季最后一期,邀请的是萧亚轩和黄皓,真的好甜蜜,“狗粮”都吃撑了。网络上,萧亚轩被称为“恋爱小天才”。她有十条恋爱准则:
第一条就提到“一定要出门认识新朋友”,划重点,里面提到出门出门出门,不是宅在家里。
年前,我和一朋友出来聚聚,她是我高中同学,也在为个人问题而发愁,我问她平时都干什么,她说一下班就回住处,叫叫外卖,吃吃零食,看看剧或综艺,玩会儿手机,周末宅在家里睡个懒觉,打扫下卫生,偶尔和老朋友约出去吃个饭。
这样宅家里,怎么有机会认识男生呢?怎么能够脱单呢?坐在家里,天上不会白白掉下个林妹妹或者真命天子。
我有段时间也很宅,不出去,后来我深受好朋友甜甜的影响,她带我参加朋友聚会,校友活动拉我参加。在她的影响下,我满满也增加了出去活动的频次,增加出席率,参加活动真的认识了一些异性。
一般来说,可以出门参加的活动有很多,活动包括并不局限于各种校友活动(大型的、小型的、专门学科的)、读书会(趁早)、老乡会、兴趣类等各种活动。
我加入了很多组织和社团,它们都不间断地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我加入了古典老师的新精英生涯、潇洒姐的趁早读书会、李笑来老师的七年就是一辈子、耐克ntc(就是在它的活动上见到了科比)------等等不一而足。
我现在时常聚聚的,不仅仅是经常玩的同学,还有很多是参加各种活动认识的。我在网上认识的一个朋友,从未见过面的微信好友,她和她先生就是在一次别人组织的打羽毛球活动认识的。
就像王潇-潇洒姐说的:“一切爱情活动和商务合作的促成,都取决于出席率。”她和她的先生认识也是在北京的一个饭店的商业活动认识的。
你怎么不知道你的另一半也会在你某次的出门认识ta了呢?
网络
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逛学校的bbs,以至于毕业后的1-2年也还是经常上去看看,尤其是找对象板块,会有一些校友分享通过bbs找到对象的经验,也会有一些人在网上征婚(当时我们俗称“挂牌”)。我也挂过,当时我记得还留了邮箱地址,真的有不少人发邮件过来。
2015年相亲app的兴起,大家转而使用app。我有朋友zz(读书的时候一起在外上辅导班认识的),她就是通过某缘认识的,当时她还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我也花了几百块买了会员,可以看到别人发给我的消息,还真有认识一些男生。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我爸妈,大概是2016年7月份的时候,我妈妈偷偷在我朋友圈找到我的照片,然后注册三大相亲网站,后来某两个网站合并。一开始我还觉得爸妈挺不尊重我的隐私,后来慢慢我也接受了,因为看到妈妈带个老花眼镜在那边一字一句看男生写的介绍,搜索男生,看男生的照片;周末和老爸两个人看的电视节目变成了《非诚勿扰》。那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不能都接近30岁的人了,还要父母这么操心,毕竟这是我的事情,我应该来做这些事情。
再加上上面提到的zz和甜甜当时都是通过3大相亲网站找到的,那我觉得这个方法肯定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现在一些微信公众号办的不错,也有一些人通过一些相亲公众号找到了。不管网络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是bbs、是app、还是公众号,但是实质还是一样的,帮助你认识志同道合的有缘人。
有人看到以上方式可能会觉得太坎坷了、太复杂了、用了这么多的方法,才有可能会找到现在的mr. right,但是有些人就不需要通过这些方式。对,我身边有很多优秀人士,有一对他们幼儿园认识,大学恋爱,从校园到婚纱;比如说有朋友说陪朋友吃饭,饭后就有一起吃饭的男士追她,然后顺理成章地恋爱、结婚。优秀人士脱单方法真的是可遇不可求。
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芸芸众生,我也是,普通人要获得一个什么,是需要付出一些努力的。就像一个网络红人燕公子说过一句话:
最后一句话我想改为:那么我都能够找到另一半,可能你也一样。
你找到你的另一半,是线上还是线下、是别人介绍还是自己认识、是聚餐认识还是秋游认识,你也不知道你会在某时某刻某个地点与ta相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你是否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试过了。
最后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上总有人在等待着另外一个人,无论是在大沙漠还是在大城市。当这两个人最终相遇,四目相对的时候,过去的一切和将来的一切全都无足轻重了。(来自《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参考文献:
1、《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2、王潇-潇洒姐语录,引自微博@王潇_潇洒姐
3、萧亚轩十大恋爱守则,摘引自网络
4、燕公子《恋爱口语》封底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