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昏侯萧宝卷:社恐、口吃的亡国之君,他与海昏侯刘贺齐名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十二月,十九岁的南齐皇帝萧宝卷从醉酒中惊醒,殿外传来禁军哗变的呐喊。萧宝卷赤着脚跌跌撞撞冲出寝殿,发髻散开如乱草,当太监黄泰平的刀砍中他膝盖时,摔倒在地的萧宝卷仍在怒斥:“奴才要造反吗?”话音未落,另一个太监张齐的利刃已斩断他的脖颈。随后萧宝卷的首级就被送往萧衍军营。

明明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萧宝卷为何会落到这般下场呢?

萧宝卷生于丹阳宫,是齐明帝萧鸾次子。萧宝卷的其生母也是萧鸾正妻刘惠端早亡,所以他从小由潘妃抚养。史书记载萧宝卷从小就口吃,而且这家伙不喜欢读书,整天就想着吃喝玩乐,比说他喜欢和身边的人一起挖洞捉老鼠,还经常通宵达旦地玩。不得不说这喜好有点另类,特别这还是一位贵族公子。

当然了,这当父亲的萧鸾也不合格,他明明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品行,他却选择忽视,也不怎么管他。这一刻终于体会到子不教父之过的含义,最终导致了南齐的灭亡,不过这皇位是萧道成从刘家抢来,萧鸾从伯父一脉抢来,最后让萧衍给夺走了,都是西汉萧何的后代在内斗,很是精彩!


鉴于萧宝卷的兄长萧宝义天生残疾,而且还是庶出,使嫡长子的萧宝卷顺利成为皇位继承人,他于建武元年被册封为太子。

永泰元年(498年)齐明帝萧鸾病重,他担心萧宝卷将来驾驭不了那些大臣、宗室叔伯兄弟们,重蹈废帝郁林王萧昭业的覆辙,临终前他握着萧宝卷的手反复叮嘱:“大臣、宗室有异心就杀,做事不可在人后。”

继位后的萧宝卷各种作,最后弄得天怒人怨。

首先,萧宝卷性格内向,不喜欢跟大臣接触,但他常常出宫闲逛。每次出游,一定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搞得鸡犬不宁。

其次,为讨贵妃潘玉儿欢心,萧宝卷展开疯狂的营造工程。他下令拆毁建康城内数百间民房,修建仙华、玉寿等宫殿,梁柱均用锦绣包裹,墙壁镶嵌珍珠玛瑙,耗费钱财无数,造成国家的财政困难。最著名的“步步生莲华”,是用黄金打造莲花贴于殿阶,让潘玉儿赤足行走其上。

还有就是萧宝卷特别喜欢干屠夫商贩之类的事情,他就直接在后宫复刻整条商业街,让太监宫女扮演商贩、顾客,自己身着粗布衣衫叫卖肉羹,潘玉儿则端坐“市令”衙署,用鞭子抽打“违规”的宫人。更残暴的是他的出游癖好,每月二十余次外出,时而白天时而夜晚,见到有钱人家就直接抢。而且萧宝卷不愿被人看见他外出玩乐,所以谁遇上就要被格杀。所以那些地方官员听到这位皇帝出来了,就赶紧驱逐百姓。南齐的百姓也是倒霉,遇到这样奇葩的皇帝。

萧宝卷登基后,有些大臣确实看不惯这位荒唐皇帝的所作所为,他们想要改立其他宗室,但是萧宝卷谨记父亲的遗言。他就先下手为强,先后杀了顾命大臣右仆射江祏、司空徐孝嗣、右将军萧坦之、领军将军刘暄等人。然而,萧宝卷肆意屠杀功臣将相的行为引起了其他宗室、大臣的恐慌,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与平西将军崔慧景先后起兵造反,但是他们都失败被杀了。

平定叛乱之后,萧宝卷更加肆无忌惮,他除了与爱妃潘玉奴、佞臣梅虫儿、茹法珍等人日夜玩乐之外,并且派人赐死了平定叛乱最力的尚书仆射萧懿,这直接逼反了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

很快,萧衍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举兵。萧衍的大军顺江东下,郢州之战后,南齐守军望风而降。当萧衍大军逼近建康时,萧宝卷又派征虏将军王珍国率精兵十余万列阵于朱雀航南大路,萧衍一方的王茂、曹景宗等大破王珍国,彻底摧毁了萧宝卷的主力。

此时的萧宝卷仍握着最后一张牌,那就是那些宫城守军。但萧宝卷的吝啬彻底摧毁了军心:当宠臣茹法珍都知道万分危急并跪求赏赐士兵时,萧宝卷怒斥:“反贼难道只捉我一人?为何要花我的钱?”守军将领王珍国绝望之下,派人向萧衍献上明镜表忠心,萧衍回赠断金寓意“二人同心”。这场沉默的交易,注定了萧宝卷的末日,于是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萧宝卷死后,潘玉儿的结局更具悲剧色彩。萧衍本想纳她为妾,部下王茂极力劝谏:“此亡国妖女,不可留。”当军官田安启请求将其赏赐时,潘玉儿叹道:“以前受君主恩遇,如今怎么能匹配给下人。我只有一死了之,绝不再受辱!”,萧衍下令把潘玉儿勒死在狱中。苏东坡后来写下“玉奴终不负东昏”,说的就是她。

蔡东藩更是写下了这首诗借潘玉儿讽刺了萧宝卷:

纤足风开自六朝,莲花生步不胜娇;

美人未必能倾国,祸水都从暗主招。

南齐灭亡后,萧宝卷被追贬为“东昏侯”,这个称号恰如其分——“东”是他玩乐的东宫,“昏”是他统治的底色。李延寿在《南史》中感叹:“东昏以‘卷’名,‘藏’以终之,其兆先征,盖亦天所命矣。”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南齐书》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