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
1.文中说,“明眼人看的出来,这一做法本身就是我对高考失败的防御!”您作为“明眼人”,请指出这是哪种防御?
2.复习作为参与性技术的自我暴露,并熟练掌握暴露的四个层次。
3.体会并从理论上掌握印象管理技巧。
4.反思为什么“成功了不骄傲不易,而承认自己失败了实在太难了”?
先把概念摘抄下来,便于重温记录学习!
自我开放技术,也称自我暴露、自我表露,指咨询师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经验与求助者共同分享,或开放对求助者的态度、评价等,或开放与自己有关的经历、体验、情感等。它与情感表达和内容表达十分相似,是二者的一种特殊组合。
自我开放在咨询会谈中十分重要。咨询师的自我开放与求助者的自我开放有同等价值。它可以建立并且促进咨询关系,能使求助者感到有人分担了他的困扰,感受到咨询师是一个普通的人,能借助于咨询师的自我开放来实现求助者更多的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一般有两种形式:
(1)咨询师把自己对求助者的体验感受告诉求助者。若感受是积极、正面、赞扬性的,则为正信息,如“对于你刚才的坦率,我非常高兴。”一般地,正信息能使求助者得到正强化,使求助者愉悦和受到鼓励,但传达的正信息须是实际的、适度的、真诚的,不然会适得其反。若感受是消极的、反面的、批评性的,则为负信息,如“你迟到了20分钟,我觉得有些不愉快。或许你有什么原因,你能告诉我吗?”传达负信息的自我开放时,应注意到它可能会产生的负作用,也就是说,不能只顾自己表达情绪而忽视了体谅求助者的心情。所以,上例中后半句是必要的。
(2)自我开放是咨询师暴露与求助者所谈内容有关的个人经验。
注意事项: 1.自我开放需建立在一定的咨询关系上,有一定的会谈背景。若突如其来,可能会超出求助者的心理准备,反而效果不好。 2.自我开放的内容、深度、广度都应与求助者所涉及的主题有关,若咨询师自我开放的数量太多,就可能占用求助者太多的时间,故应适可而止。 3.咨询师,尤其是初学者务必注意,是否对求助者开放,一般应以求助者请求为准,咨询中应该反对随意的,过于主动的自我开放。有时,即使求助者提出请求了,咨询师也不一定进行自我开放。应该注意避免自我开放可能带给求助者的不利影响。 4.咨询时是否进行自我开放,要考虑开放后对咨询的影响。自我开放应以有助于促进咨询关系、促进求助者进一步自我开放和深入地了解自己、加强咨询效果为准则。
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是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初次印象,也称第一印象,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组织、理解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来完成的。
一般来说,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看法和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的图形那样难以更改、抹灭。
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1)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来说是信息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而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过程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里,每一个体都承担着许多的社会角色。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的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管理。
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但理解了,并不一定表示个体就会按社会要求行事。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管理。
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在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其常见策略有: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比如,人们认为外表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而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所以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
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同时,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也可以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个体为了给他人留下好良好印象,需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期待。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作出的行为举止,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要求,会给人留下一个“好教师”的形象。4.投其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要。
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将行为原因归于个人特征,称为内归因;
外因,是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任务难度等。将行为原因归于外部条件,称为外归因或情境归因。
综合归因,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二者的影响。这种归因称做综合归因。
影响归因的因素:
1.社会视角。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显然,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的原因的看法会有差别。
2.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
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了不骄傲不易,而承认自己失败了实在太难)
成功时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骄傲)。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则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不承认自己失败)
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小他人成功对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倾向,这种倾向称动机性归因偏差。不过失眠患者往往有相反的归因倾向,即他们认为失眠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所以对失眠患者,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
3.观察位置。人们观察事物时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有差异。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
4.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
对于这些理论概念和实践中的心理咨询的技术如何灵活运用在案例中的解析,让自己的大脑跟不上这快节奏!实在有点招架不住哟!这点微薄的底子让自己摇摇晃晃的吃力接招!
好在群里高手如云,看到他们不同视角的分享,自己也是受益匪浅!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吧!何况理论概念不是特别扎实,咱也有丰厚的实践理论哟;虽然不能用专业的术语说出来,咱也能用白话说来!吃不到葡说葡萄酸!这是哪种心理防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