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桐桐妈的后花园第4篇原创文章
作者:桐桐妈(房欲飞)| 教育学博士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现供职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上海百佳阅读推广人,育儿专栏作家。上刊文章500余篇,著有《读出一个好宝贝》《爱出一个好宝贝》(修订版)等。
图片:来自网络,感恩分享的网友
最初听到朗读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是大学期间流行疯狂英语的时候。疯狂英语主张大声朗读,但那时候的我对于其背后的机理并没有什么认知,行动上始终没有重视起来,自然也没有尝试过。
真正被朗读的力量触动,是母校第一次选“复旦大使”时。当年入选的那位小学妹英语演讲能力出众,原以为她从小受过专门的训练,看到采访报道才知道,她的英语口语,完全得益于她从小养成的每天大声朗读的习惯。
用她自己的话说:以前只知道天天读,没想过会有什么效果,直到上台后能脱口而出的时候,才发现天天读这么有用。
无独有偶,后来在一个群里,也听到一位群友这样分享自己的经历:为了参加一个什么英语比赛,天天朗读英语很长时间,结果三个月后,发现自己的舌头好像为英语而生的一样,脱口而出非常自然。
为什么朗读之于外语学习会有这么强大的作用呢?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我发现一个最基本的机理,那就是:
朗读让口腔肌肉更适应外语的发音规律
我们出生后,随着母语越讲越多,口腔肌肉运动规律会变得更适合母语的发音,而外语跟母语发音的肌肉运动规律是不同的,如果不进行刻意的训练,口腔肌肉就很难适应外语的发音规律,讲起外语来也会特别别扭。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常朗读外语可以让我们的口腔肌肉更适合外语的发音规律,为更地道的发音打下基础。
朗读增强对外语语调的肌肉记忆
除了活化口腔肌肉外,朗读还可以帮我们习惯外语的语调。
很多时候我们即使发音很标准,还是讲出来不是那么回事,就是因为语调还差口气。就像老外讲中文没有四声一样,总让人觉得别扭。
这种语调,是很难通过默读习得的,因为它更像一种肌肉记忆,除非经常模仿朗读,否则是很难内化的。
因为外语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就像游泳一样,你掌握的理论知识再多,不下水也白搭。外语要真正实现交流的目的,也要多说,而在没机会经常说的情况下,朗读就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
朗读有助于积累词汇,增强语感
对于需要应试的孩子来说,朗读还有个功利性很强的作用,那就是帮助记单词和增强语感。
因为朗读和默读不同,如果说默读是以大段的文本为识别单位的,很难照顾到每个字词,朗读就不一样,它需要孩子跟每个字词认真打照面才能读出来,无形之中就对每个词的写法有了更深的印象。
而且,朗读的过程是多感官同时工作的过程,视觉、听觉、动觉都能用到,激活的脑域更宽,这样的多元刺激,自然更有助于记忆。
另外,朗读需要更细心地读准句子的每一个字词,对句子结构的体会也自然更深,久而久之,语感就出来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经常讲、读英语的孩子,虽然没有专门学过语法,做语法题的时候却容易直觉做对的原因!
读到这里,您是不是对朗读之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有所感受了呢?如果您有关于朗读与外语学习的体验与困惑,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