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能够在一个芝麻大的领域,做出点卓越的成绩,就很不错了。
但是,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每年,年初做计划的时候,总是鸿鹄伟志,但是年底的时候想想,貌似今年除了吃就是睡,一事无成,非要说成绩,无非是赚了几块臭钱。
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出点成绩太难了,特别是这个人口红利时代,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明年能翻盘,但是日子就这么日复一日的荒废掉了。
到了年头,回头一望,一事无成。
一年,做好一件事,就行了!
在前面的段落里,提到了一个词语“人口红利”,这是一个经济用语,什么意思呢?
通俗一点讲吧,我们家现在有5口人,4个劳动力,一个需要抚养的,那么我们就是人口红利。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利处就是人口红利,整个社会的主流人群都是劳动力,需要抚养和赡养的人群比例很小。
人口红利带来了中国经济飞速增长30年。
人口红利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人口债务。
例如,再过15年,我儿子依然在读书,我父母可能都卧床不起了,我们家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只有我和媳妇是劳动力,我们需要照顾三个人,那么就进入了人口债务时代。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产生,人口债务越来越严重。独生子女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快乐的童年与青少年(至少是物质上的极大丰富),负担沉重的中年与孤独凄凉的晚年。
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的“三中全”会开始的,提起改革开放,我们总以为就划定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
其实,当时划定的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这么划分有没有依据呢?
有!
深圳靠近香港,珠海靠近澳门……
决定经济的根本是什么?
眼界!
眼界取决于什么?
经历。
当深圳和香港能够自由往来时,深圳人学到了香港商业的精髓,香港人也把生意经带到了深圳。
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村现在很破,对不?
假如,有十个富翁到我们村,盖上了小别墅,穿戴整齐,慢慢就可以影响我们村子很多有钱人,整个村子的素质就慢慢上去了。
这就是带动作用。
香港是泉水,慢慢的把一些经验和信息渗透到大陆,如今你仔细观察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知名企业,多数出自深圳,平安、商业银行、华为、腾讯……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根本,是因为刚需太大。
总而言之,只要你能生产出来,就有人买,就是这么一个阶段,但是这样的需求慢慢就会降下来,
未来30年,决定中国经济的将是高科技、消费升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