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2030家书群【企业5组】-景绍秋
2025年7月11日家书
《幸福》
最近读了几本书,都谈及"幸福"二字,让我生出许多反思。太阳底下本无新鲜事,其实在我们所学的经典里,老祖宗早已为这一命题给出了答案。
《论语》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以安贫乐道为幸福,孔子赞其“贤哉”,将幸福升华为对道德境界的坚守,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
这句话恰似一柄钥匙,开启了人类对幸福本质的永恒追问。当我们翻阅哲学典籍,叩问心灵深处,会发现“幸福”二字始终如迷雾中的灯塔,看似触手可及,却又蕴含着超越语言的深邃内涵。
在生命的长河中,幸福往往以最朴素的姿态悄然降临。它是焦渴时递来的一杯温水,是陌生人擦肩时的善意微笑,是朋友突然送来的一捧带着晨露的野菜。这些细碎的日常片段,如同散落的星辰,将平凡的日子点缀成诗意的画卷。而当我们沉浸于一本好书的哲思、一首乐曲的韵律、一场电影的悲欢,或是在周末慵懒的阳光下放空思绪,在运动后的畅快淋漓中感受生命跃动,这些与自我深度对话的时刻,正是幸福最真实的模样——它不在远方,而在当下的每一个专注瞬间。
但幸福绝非偶然的馈赠,而是一种需要后天习得的能力。这种能力如同深埋土壤的种子,唯有以知识为雨露,以自省为养料,方能破土抽芽。正如《大学》《中庸》所揭示的“道法自然”“执两用中”之道,幸福的真谛不在于追逐外界的标准,而在于与内心和谐共生。当我们学会在喧嚣中静守本心,在得失间保持从容,便能领悟:活好每一个当下,便是握住了幸福的永恒。
过往的学习让我深谙理论的价值,而今年的躬身践行,更让我触摸到幸福的实质。从学习专注品味每一口饭菜的滋味,到在晨跑中感受呼吸与步伐的韵律;从坚持每日一善的微小行动,到用心体察生活中的点滴善意,我愈发明白:一万个道理抵不过一次真切的实践。这些看似平凡的修行,悄然重塑着我的感知力,让幸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融入血脉的生命状态。
幸福,本质上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修行。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不断突破认知的边界,拓宽生命的维度,在与自我和解、与世界共鸣的过程中,培养出感知幸福的敏锐触角。它不是某个终点的奖赏,而是贯穿生命全程的成长旅程。当我们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每一次学习与反思,以真诚的行动回馈生活的善意,幸福便会如影随形,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让生命在持续的自我完善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明天洪义学长家书!
后天燕燕学长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