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到来会带给你很多功课,和很多思考。
一次又一次,我看到,我把投向外面的影子当真。直到领悟的刹那才将能量收回心间,甚或说灵魂。
当年弗洛伊德虽然因为过于关注性而受到批评,但其中的真知灼见却不掩光华,比如将力比多投射到他人身上,用通俗的讲,把你内心的一部分投注到外面的人事物上。前段时间教师节给导师发了一封邮件,谈论关于精神分析的观点,但我的老师研究后现代理论,看重关系和整体。回复像是一种显而易见的降维打击。个体怎么能比整体更大呢?沉浸在一人得失之中的状态,如何比肩海纳百川的存在呢?
然而,我那时思考了整整两天。却无从跟随。
因着我有自己的路。我要让个人的光华闪现在这个世界,以至于宇宙。因为个体就是宇宙。
它包含一切,亦包含整体。因为它是一切。
臣服,顺流于当下的一切,你是存在的所有。
你不是你认为好的,在意的,渴望的,你不是关系,不是友爱,不是光明,你是这所有的一切。
当你承认了你和周围,无我无无我,无论从道德,智慧,仁爱,义理,美好的角度多么控制着你,你都愿意去容纳它的反面。
你消融了概念。你消融了界限。其实,关系也是一种界限不是么,因为它反对了个人。
我看到我的“道理”,也看到“道理”背后的容纳。
2
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一个与我下平局的人。
曾经我以为灵性的修为就是人生之重,我把灵性技法和境界,和修行本身混淆了。
和她在一起探讨的时光既呈现出许多课题让我穿越,但同时也生出了棋逢对手的畅快感。
但也存在一种对抗的张力。无形中形成了比较和衡量。
我不喜欢她所呈现出来的压制,亦不喜欢窥探。虽然借助她的帮助提升了很多,甚至是很关键的点,但我无法全然感激而没有隔阂。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评判一个人了。
然而今天,我突然悟到了两个道理。
我对她的评判,源自于对道法的理解不同,以及对境界高低的比较。在自己骄傲的领域里,被别人压制是一种非常挫败的事。
进而,我看到,我在追求修为境界上的我执。
我所行之路,是为悟道,非为比较。此路独一无二,对每个人都是如此。
想清楚这个关窍,便舒畅许多。
也难怪走着走着就要去回顾本心。今天再次看到自己的本心,是为了滋养和奉献世界。既如此,同行之人道行高低又有何区别?
所以你们看,又是一场投射。
长久的觉察之后,就会明白生活处处都是自己的意动。外物因自己的心意而动。
然后。。。。。写到一半,又来了个课题。。。。。。
这个课题如果解决,会是个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