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被窝里。被子是蓝色的。
为什么是蓝色的被子?好像学校统一买的被子都喜欢以蓝色为主,高中这样,大学也是这样。正好,我也喜欢蓝色。可是,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
记得初中班级有两个男生。一个叫w吧另一个是l。两个人是很好的朋友,但是成绩却天差地别。w是个爱读书的人,每天晚睡早起,很刻苦读书,可是最后中考还是失利。而l却像是没事人,每天该吃吃该睡睡,就这样轻松的以全校第十五名的成绩进了省重点。这个梗是我忘不了的,当时只是觉得l是因为聪明,而w是笨鸟先飞也飞不过l。
后来和l谈起这件事情,他沉默了很久:你看的其实只是表面,当我看书或者写作业的时候,我从来不会顾忌我身后的事情,只有做完了我的事,我才会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但w却可以在自我的世界和外围的世界相互没有障碍的转换。说白了就是我的效率比他高很多。
说来也是,当初我们总说l一到学习时间就变得不像他,谁喊也不理,我们在背后也是不少骂他。
现在想来,抵得住诱惑的人才能够冲破阻碍,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似乎就是w。看书的时候,一条微信蹦出来,就能把我拉回现实世界。有时候,才看了五分钟,就拿起手机刷微博。真的是学习五分钟,微博两小时。到头来能学到的都只是皮毛。
想起高中的时候,数学及格好像没有过。你说我不会吧,其实什么都是略懂。现在想来,最怕的就是略懂这个词语了。问你这道题怎么做,不就是用几个定理套一下的事情吗,可是我就是做不出来,因为还有一个条件不会用。就是这样的状态,高考考不好也是情理之中吧。
到了大学,知道高数对于后面的课程很重要,也知道自己的数学差得不行。于是,想真正挽救一下自己。依稀记得曾经的老师对我们班的那些偏科生说,数学最差的学生成了数学老师,化学最差的学生成了化学老师,所以偏科的人其实都是潜力股。
想来好像确实这样,我的高数在大学像是开挂了一样。不仅期中期末拿班级第一,还顺带期末的时候给学渣们画画重点,陪他们泡泡图书馆教个微积分。他们喊我学霸,我嘴上不说,但是他们又有是知道,我那个学期一直抱着一本微积分的习题册努力刷题,努力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那个时候我才明白,没有什么是不会的,肯静下心来好好学,什么都是简单的。
突然想起了高中的物理老师,动不动就会喊一句,受力分析一定要沉下心去,一个个分析,不要急,你看,这不是很简单就能解出来吗。那个时候我在下面总是嘲讽的说上一句,讲得可真简单。现在想来,我也会对那帮让我补课的同学说上一句,这不是很简单嘛。怪不得觉得这情景怪相似的。
走马观花,好像是我们这代人的习惯。也许,是因为多了很多的电子设备连接着花花世界,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好好的看看,琢磨。也许,是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无暇顾一个方面,却想要了解世界的全部,无论什么东西都想知道,但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才明白,一本书,读好久才能读懂。一场电影,要看好多遍才明白真正的内涵。一场比赛,要看很多次才能学到里面的一点点。一辈子,要经历很多相同的事情,才会明白事物的真谛吧。
我们就是不断的再犯错误中成长,继续犯着相同的错误直到哪天醒悟过来,原来我一直是错的。
我们一直在跟人比,比了数量却忘记了质量。我这一个月背了五百个单词,可是我忘掉了接近三百多个。我这个星期学了三门专业课,可是记得的内容却早就忘记了。我这星期去打了三场排球,却没有学到任何实用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给了自己安慰的借口。我单词背了,我运动过了,我书看过了,所以我理所当然英语会好,身体会棒,脑中的知识储量多了。但是,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进步,所谓的变得更加优秀,只是自己编织的美好的谎言。而我们却在这个谎言里面无法自拔,自以为每天活得很精彩。
很感谢我突然有个这个醒悟,希望未来的日子,可以真正改变自己。
我的被子是蓝色的,我的生活不会只有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