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聪明还是智慧?
今天想到这个提问,是昨天在和老板的沟通中想到我自身的一些可以调整的状态问题,自从重新定位自己后,我把沟通变成了特别直接的交流,或许从学到的沟通交流演讲中,一直在教我讲话要方式方法,要用别人喜欢听的言语来沟通,这样会更加和谐。内心我是很认同这样的说法,但在行动上,有时会心急了一些,就变得说得直接不带修饰。
这两天公司已经新年开工了,从年前在车间时不停地整理整顿调整大家的状态,或者说用积极的状态去影响大家的状态,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开年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车间管理从幕前走向幕后,只要让助理去把任务下发下去,我要慢慢引导她来完成一些事情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事事都自己来,只有团队的力量,把大部分的事情让正面的人去完成,才会发挥最大的能量及最大的效率,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只能完成部分的事情,唯有和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把事情完成得既好又快。
特地把一些设想和一些意义和老板作了下沟通,在话术上还是比较直接,还是从他的脸色上看出一些变化,回到自己办公桌上后想了下,平时还是把自己看成是比较聪明的人,这么说有点自夸,但我更愿意把他定成是自信。但是有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以前一直认为聪明是一个表扬的词,可现在看来,智慧还是更能体现一个人是不是做事合情合理,做事有分寸,把握尺度。顿时给自己反思了一下,学么在学习,但是在这方面的应用上,还是有点小小的偏执,总认为直接点更好,但如果真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一点,在做事的战略方针上还是要下点功夫,以前一直认为那样做人显得虚伪,可现在看来,真正的真诚是多为他人着想一点。多站在大局的方向去考虑事情,做事要有大局观,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些错误希望马上纠正过来,很多时候还是要讲方式方法,要让别人能接受的方式去做,这样不仅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更能双赢或三赢。
是聪明还是智慧,当自己觉得发现问题本质了,当自己特别想要马上纠正一些事情的时候,多想一下,因为很多时候在你看来是错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对的,而要达到双赢要从大局观来考虑,现在想想古人多智慧啊,说聪明会说小聪明,会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但说智慧会说大智若愚。原来真正的智慧是慢慢来,讲方式方法,而不是让别人看到你是多“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