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不是新鲜事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不要误解合作学习是什么新鲜事物,合作学习虽然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纪元初期。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就已经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合作;在西方,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互教中受益)

    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成为现代最为广泛运用的合作学习理论。

  我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2001年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大学习理念,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

    目前,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所认可,其中以郑杰为代表的合作学习研究专家对合作学习的推广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幼儿园到大学普遍推行合作学习,在亚洲,我国的台湾地区合作学习已经走向深入,新加坡更是把合作精神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推行。目前在我国合作学习推行进展缓慢,但已经得到多数教师的重视。许多地区的大型教改活动把合作学习作为一条评价指标,譬如银川市推进课题变革,提高课堂效率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合作学习。所以,推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趋势,是一个新时代的特征,我们必须热情拥抱合作学习,而不是排斥和惧怕合作学习。

    将合作进行到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